爬架计算书
架
体
架体单元侧面积
m2
≤ 110,
机位最大跨度
m
≤ 7,按7米计算
架体最大高度
m
≤ 18,
使用工况中: SGK=+=
升降工况中: SGK=+=50KN
架体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
使用工况中: S=×+×=94KN
使用工况中: S=×(×+×)=122KN
升降工况中: SGK=×(+)=
二、底部桁架的计算
1、各杆件内力计算
桁架及其以上部分静荷载Gk=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Qk=
桁架上弦单节()作用力P5= P2=(+)×/(2×7)=
桁架上弦单节()作用力P3= P4=(+)/(2×7)=
P1= P6==
Ra=Rb=(×2+×2+×2)/2=
各杆件内力(见附图)
2、桁架杆件校核
由受力分析图可以看出,则最不利杆件为压杆,出现在两个支座处,为竖向压杆,;其二为受拉斜腹杆,。
杆件N6-7:杆件型号按f48×,杆件计算长度L=1800mm
A=489mm2i= ,λx=λy=1800/=114,查规范附录A得=
压杆稳定性验算如下:
单杆整体稳定性验算满足要求
杆件二:杆件N6-8
杆件型号按f48×,杆件计算长度L=2343mm,A=489mm2
抗拉强度:
单杆抗拉满足要求
三、竖向主框架部分
1、计算荷载
主框架承受由水平支承桁架传递来的荷载,并加上主框架自重荷载,当架体总高度H0 = , 跨度7米时,架体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S=122KN (使用工况)
计算主框架独立单元时内外排之间按1:1的比例平均分配。
主框架截面示意图
主框架是承担架体各种荷载的主要部件,为偏向于安全的简化模式,先计算主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主框架整体稳定,然后将主框架所承担的垂直荷载及风荷载组合到一个主框架单元上进行组合并验算其杆件内力。
主框架立面受力示意图
2、验算架体整体稳定计算(受弯悬臂部分)
A=+=
b=-=
I1=2×= cm4
Iy槽=[+(+)2 ×]×2=×2= cm4
Iy管=== cm4
Iy=+=
Ix=(+×)+(+212×)=25750+3828=29578 cm4 W1X== cm3 W2X== cm3
W1Y== cm3
rx= cm ry= cm
按弹性工作阶段计算时γx=γy=
等效弯矩系数=
压杆的柔度-长细比λx== =
压杆的柔度-长细比λy== =91
桁架容许长细比[λ]=150
爬架计算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