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7章软膏剂.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7章软膏剂
第七章 外用制剂(一)
第二节 流变学
一、流变学定义
流变学是研究物体变形和流动的科学。
是把固体和液体的性质结合为整体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会变形和流动。
变形---理想固体弹性有关
流为粘度,P为液体密度.t是样品流过毛细管的时间。
第七章 外用制剂(一)
四、流变性的测定
同轴圆筒粘度计
*
粘度的测定
毛细管粘度计
式中为粘度,P为液体密度.t是样品流过毛细管的时间。
第七章 外用制剂(一)
半固体制剂流变性测定仪器
penetrometer
第三节 软膏剂
第七章 外用制剂(一)
一、概述
软膏剂定义
药物+适宜的基质→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制剂
分类: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不同
溶液型软膏剂
混悬型软膏剂
乳剂型软膏剂
第七章 外用制剂(一)
按分散介质分:油脂性
水溶性
乳剂型(O/W,W/O)
软膏剂质量要求
第七章 外用制剂(一)
1.均匀细腻,稠度适宜;
2.无刺激性,无过敏性及其他不良反应;
3.性质稳定;
4.用于创面的软膏,应无菌。
药物
基质的类型
油脂性基质
水溶性基质
乳剂型基质
基质的选择
二、 软膏剂的组成
第七章 外用制剂(一)
第七章 外用制剂(一)
油脂性基质
1.油脂性基质的特点
1)强疏水性物质,包括烃类、油脂类、类脂类。 2)能促进皮肤的水和作用,对皮肤有保护、软化作用,无刺激性。 3)性质稳定,不易长菌,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 4)油腻性大,不易洗,不适宜有渗出液的皮肤。
(1) 烃类
从石油中得到的各种烃的混合物,主要是饱和烃
ⅰ凡士林
ⅱ固体石蜡和液状石蜡
用于调节其他基质的稠度
ⅲ 硅酮
常与其他油脂性基质合用制成防护性基质,不宜做眼膏基质
油脂性基质
2、常用品种
①有黄、白两种,后者由前者漂白而得
②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但释药性、穿透性差,仅适用于皮肤表面病变
③仅能吸收5%的水,故不适于大量渗出液的患处
④可加入适量羊毛脂等吸水性较好的成分,增加吸水性
第七章 外用制剂(一)
(2) 类脂类
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化合而成的酯及其混合物,多与油脂性基质合用,可增加油脂性基质的吸水性。

ⅰ羊毛脂


ⅱ蜂蜡与鲸蜡
二者均为弱的W/O型乳化剂,可在O/W型乳剂基质中起增加稳定性的作用。
(3)油脂类 易氧化酸败
油脂性基质
①主要成分:胆固醇类棕榈酸酯及游离胆固醇类
②吸水性强,为W/O乳剂基质
③ 稠度大,常于凡士林合用
第七章 外用制剂(一)
特点 为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无油腻,释药快,易涂展,可吸收组织渗出液,可用于润湿、糜烂创面。但润滑性差,易变干,易长霉。
常用品种:
甘油明胶 10%~30%的甘油+1%~3%的明胶+水加热制成
淀粉甘油 7%~10%的淀粉+70%的甘油+水加热制成
纤维素衍生物类 MC和CMC-Na
聚乙二醇类 将不同分子量的PEG按适当比例混合以得到稠度适宜的基质
水溶性基质
第七章 外用制剂(一)
第七章 外用制剂(一)
1.乳剂型基质的组成:
油相:硬脂酸、石蜡、蜂蜡及调稠度的凡士林、液状石蜡和植物油
水相:蒸馏水
乳化剂:皂类、月桂醇硫酸钠等。
防腐剂 尼泊金类、山梨酸等。 保湿剂 甘油、丙二醇、山梨醇 2.乳剂型基质特点:
①油腻小,易涂布,能与水和油混合。
②因含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药物的透皮性,不防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且易洗除。
③含大量水分,能与水混合,药物的释放和皮肤穿透性较好。
缺点:因含水,不适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易变硬和霉变
乳剂型基质
肥皂类
ⅰ一价皂
ⅱ新生皂
ⅲ多价皂

脂肪醇硫酸(酯)钠类
十二烷基硫酸钠
(月桂醇硫酸钠)
乳剂型基质

高级脂肪醇及多元醇酯类
ⅰ十六醇及十八醇
ⅱ硬脂酸甘油酯
ⅲ脂肪酸山梨坦与聚山梨酯类
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类
ⅰ平平加O
ⅱ乳化剂OP
第七章 外用制剂(一)
油脂性基质一般不单独使用。为克服其强疏水性,常加入表面活性剂,或制成乳剂型基质。

水溶性基质多用于湿润、糜烂创面,有利于分泌物的排除,也常用于腔道黏膜,常

第7章软膏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我是药神
  • 文件大小1022 KB
  • 时间2022-04-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