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展核电怎样破解邻避难题
总结DAD模式为何难以为继时,认为如下6点原因值得思考:
① 涉核沟通
法国作为核电大国,其电力供应有七成以上来自核电。2022年法国颁布了《核透明与核安全法》,奠定了国家核能监管的基本框架。该法律明确规定,“公众有权准确、及时获取与核项目相关的信息,任何核项目的开展都必须与公众沟通。”法国最主要的核安全监管机构——核安全局也被赋予独立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2022年8月颁布的法国《绿色发展能源转型法》进一步扩大了核安全局的监管范围并赋予其处罚权,同时强化了该机构在公众沟通领域所担负的职责。
据统计,从2002年到2022年,法国核安全局每年在其官方网站发布700多份核设施相关的监察,供机构和个人调阅。该机构还通过公共信息中心和多个社交平台向公众普及核知识,组织展览、电影放映和研讨会,接待民众访问。自2022年2月起,法国每个核电站方圆10公里内的居民都可以到药店免费领取政府发放的碘片。一旦发生核事故,这种碘片可有效缓解所受辐射伤害。2022年4月,法国核安全局向社会公布,在建弗拉芒维尔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部分区域碳元素超标,要求相关对系列核电机组进行停运检测,同时向媒体和公众及时通报事件起因及进展等。
在核废料处理设施建设方面,法国1991年通过立法引入了调解员机制,与潜在的“项目自愿建设地”讨论适合建设的地域。为此当局发挥了“地方信息委员会”的作用,促进涉核企业和当地居民的沟通;国家还为当地其他项目发展提供财政支持;在核设施建设的每个阶段结束时进行公开辩论,充分听取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并加以改善。
比利时:“伙伴关系”让核废料处理设施落地
比利时虽然居世界领先地位。为处理好核电技术与民意的关系,该国政府与3个涉核社区确立了“伙伴关系”,社区代表中既有拥核派,也有反核派,他们应邀参与确定涉核项目的技术方案。“伙伴关系”不是简单地为社区提供资金补偿,而是从实际出发,一方面通过多渠道沟通和磋商解除民众对核辐射的担忧,另一方面通过与核设施建设相关的项目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伙伴关系”策略开花结果的标志之一就是,2022年放射性核废料处理项目落户代
瑟尔。该地2022年起承担了核废料处理项目,比利时所有的中、低放射性核废料将在此掩埋长达300年。
2022年代瑟尔市市长克里斯•范戴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核废料处理是一个敏感话题,当地民众在过去一直对建设核废料处理场持反对态度,为此多方经历了长达8年的磋商。从1998年开始,代瑟尔市就这一问题开展讨论,参与方包括各个政党、青年组织、环境和体育俱乐部等各种民间团体。这口不到1万的小城经过权衡,最后认为“利(发展机遇)大于弊(风险)”,承担了这个涉核项目。为让当地民众安心,比利时国家放射性废物和裂变材料管理局积极开展交流和宣传工作,向民众普及核能知识,消除不必要的误解或担忧。为确保万无一失,该机构还为代瑟尔市和邻近的莫尔市制定了核事故应急计划。
瑞典:与民众交流要到家里聊天
总部设在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核燃料及废料管理公司(SKB,专门处理瑞典国内核电厂的各种放射性废料。上世纪90年代,SKB公司在为永久性
发展核电怎样破解邻避难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