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实验七正溴丁烷的制备.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实用标准文案
正溴丁烷的制备
【实验目的 】
了解以正丁醇、 溴化钠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备正溴丁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带有害气体吸收装置的加热回流操作。
进一步熟悉巩固洗涤、干燥和蒸馏操
【操作要点 】
加料:
溴化钠不要粘附在液面以上的烧瓶壁上。
从冷凝管上口加入已充分稀释、 冷却的硫酸时, 每加一次都要充分振荡,混合均匀。否则,因放出大量的热而使反应物氧
化,颜色变深。
加热回流:
开始加热不要过猛, 否则回流时反应液的颜色很快变成橙色
或橙红色。应小火加热至沸,并 始终保持微沸 状态。
反应时间约 30 min 左右,反应时间太短,反应液中残留的正丁
醇较多(即反应不完全) ;但反应时间过长,也不会因时间增长
而增加产率。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本实验在操作正常的情况下, 反应液中油层呈淡黄色, 冷凝
管顶端亦无溴化氢逸出。
粗蒸馏终点的判断:
看蒸馏烧瓶中正溴丁烷层 ( 即油层 ) 是否完全消失 , 若完全消失 , 说明蒸馏已达终点。
看冷凝管的管壁是否透明 , 若透明则表明蒸馏已达终点。
用盛有清水的试管检查馏出液 , 看是否有油珠下沉 , 若没有 , 表明蒸馏已达终点。
用浓硫酸洗涤粗产物时,一定先将油层与水层彻底分开,否则浓硫酸会被稀释而降低洗涤效果。
【本实验的成败关键 】
反应终点和粗蒸馏终点的判断。
【本实验的问题 】
1、什么时候用气体吸收装置?如何选择吸收剂?
答:反应中生成的有毒和刺激性气体 ( 如卤化氢、二氧化硫 ) 或
反应时通入反应体系而没有完全转化的有毒气体 ( 如氯气 ) ,进入空气中会污染环境, 此时要用气体吸收装置吸收有害气体。 选择吸收剂要根据被吸收气体的物理、 化学性质来决定。 可以用物理吸收剂,如用水吸收卤化氢;也可以用化学吸收剂,如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和其它酸性气体。
2、在正溴丁烷的合成实验中,蒸馏出的馏出液中正溴丁烷通常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应在下层, 但有时可能出现在上层, 为什么?若遇此现象如何处
理?
答:若未反应的正丁醇较多, 或因蒸镏过久而蒸出一些氢溴酸恒
沸液,则液层的相对密度发生变化, 正溴丁烷就可能悬浮或变为
上层。遇此现象可加清水稀释,使油层 ( 正溴丁烷 ) 下沉。
3、粗产品正溴丁烷经水洗后油层呈红棕色是什么原因?应如何
处理?
答:油层若呈红棕色,说明含有游离的溴。可用少量亚硫酸氢钠
水溶液洗涤以除去游离溴。
反应方程式为:
Br
2
+ NaHSO + H
2
O
→ 2HBr + NaHSO
3
4
思考题
1、 本实验中硫酸的作用是什么?硫酸的用量和浓度过大或过小
有什么不好?
答:作用是:反应物、催化剂。过大时,反应生成大量的 HBr 跑
出,且易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过小时,反应不完全。
2、反应后的产物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各步洗涤目的何在?用
浓硫酸洗涤时为何需用干燥的分液漏斗?
答:可能含有杂质为: n- C4H9OH,(n - C2H5)2O,HBr,n-C4H9Br ,
H2O
各步洗涤目的:①水洗除 HBr、大部分 n-C4H9OH②浓硫酸洗去
(n - C4H9)2O,余下的 n-C4H9OH③再用水洗除大部分 H2SO4④用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NaHCO3洗除余下的 H2SO4⑤最后用水洗除 NaHSO4与过量的
NaHCO3等残留物。
用浓硫酸洗时要用干燥分液漏斗的目的是防止降低硫酸的浓度,
影响洗涤效果。
如果 1- 溴丁烷中含有正丁醇,蒸馏时会形成前馏分 (1- 溴丁烷 - 正丁醇的恒沸点 ℃, 含正丁醇 13%), 而导致精制产率降低。
3、用分液漏斗洗涤产物时,产物时而在上层,时而在下层,你
用什么简便方法加以判断?
答:从分液漏斗中倒出一点上层液或放出一点下层液于一盛水试
管中,看是否有油珠出现来判断。
4、 为什么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前先要用水

实验七正溴丁烷的制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ojf9409
  • 文件大小518 KB
  • 时间2022-04-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