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
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
感过程; (3)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3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
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 “先快后慢 ” 的特点。
3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 、相似性联想(性质上
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 ) 、因果律 ( 因果关系 )。
4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指能否及时地从记
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 。
41、 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
途径。
4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4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
4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
迁移程度,能 “举一反三 ” 、 “熟能生巧” ,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4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46、超常儿童:智商在130 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 以下。
47、 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 基本情绪分
为:快乐、悲哀、恐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
48、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49、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
多重趋避式冲突。
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 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
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
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
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
质形成得早, 表现在先; 而性格形成得晚, 表现在后。 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5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
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 “自我实
现者 ”标准、 “未来新人类”标准。
53、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 —— 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 —— 华生;人本主义疗法
—— 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 —— 艾利斯。
5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 自然、适度。
.什么是心理学?
答: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规律活动的科学。
.什么是行为?
答: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映动作或活动。广义上说,行为还包
括机体的生理现象。
.人的心里活动的分类?
答:个人所具有的心里现象称个性心里。
个人心里分为心里过程和个性差异。
心里过程分为①认知过程②情感过程③意志过程
个性差异分为①心里活动倾向性②心理过程的稳定特性
.心理学的产生时间、地点和代表人物?
答: 1879 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
里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的研究。
随后,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提出构建主义。
在 20 世纪初,美国心里学家詹姆斯提出了机能主义。
1912 年在德国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
研究为后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3 年美国的华生、斯金纳提出了行为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心理学的发展
历程。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影响深远。
19 世界末 20 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病医生佛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对
心理学影响很大, 不仅在精神病治疗中继续得到应用, 而且对个性动机心理学的
研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1967 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的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
心理学》一书,使得认知心理学明确成为一种思潮。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心里学家马斯洛 罗杰斯创立了人本主义心里学,为教育心
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指明了一条新的路线和方法。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答:心理学的基本任务都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具体来
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答:观察法1 自然观察法2 控制观察法
调查法: 1 问卷调查 2 访谈调查
个案研究法: 实验法:
.神经元的组成?
答: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