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问点总结
第一单元
中国开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斗争(1840年~1842年)
一、历史背景
1、国外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开展处在上升阶段,尤以英国最为强大
2、国内背景:
(1)清王朝由盛转衰,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2)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泛滥成灾。
3、干脆目的:牟取暴利/变更贸易不利地位(为了改变中英贸易逆差)。
4、根本目的:为了翻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5、危害:
(1)白银大量外流,物价上涨,严峻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2)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使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
(4)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减弱;
(5)严峻摧残国民的身体安康。
二、导火线、发动斗争借口:林则徐禁烟
1、道光帝为维护清朝统治,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起,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英美商人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全部当众销毁。
3、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激昂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抗拒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毅意志;
(2)林则徐精彩地指导了禁烟运动,是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三、英国发动鸦片斗争的缘由(目的)
1、干脆缘由和借口:虎门销烟或林则徐指导的禁烟运动。
2、根本缘由和主要目的:为了翻开中国大门和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四、开场和结果:
1、开场:1840年6 月;英军封锁珠江口。
2、重大事务:侵占香港岛。
3、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
4、中国战败的缘由:
(1)清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
(2)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
(3)英国国力强盛,武器先进(其中“清朝政治腐败”是主要缘由,说明了:落后必定挨打)。
5、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南京江面英国军舰上)
(1)历史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同等条约
(2)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6、两个附件(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英国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租地造屋、永久居住等特权。
五、鸦片斗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政治上:严峻破坏了中国领土和私法主权的完好。
2、经济上:中国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封建经济开场解体。
3、社会性质上:中国开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大影响)。
4、地位上:鸦片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斗争(1856年~1860年)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斗争的缘由(目的)
1、根本缘由和主要目的:英、法等国为了从中国夺取更多的权益,进一步翻开中国市场。
2、干脆缘由和借口:英、法分别借口“亚罗号事务”和“马神甫事务”。
二、经过和结果
1、过程:
(1)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斗争爆发;
(2)1857年10月,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3)1858年5月,直逼天津,威逼北京;
(4)1860年,英法联军占据天津,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
2、重大事务:火烧圆
历史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