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侯少蒙:我不是“愤青”.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侯少蒙:我不是“愤青”
谷 潘 照片上的侯少蒙歪斜着头,酷酷的,而且一脸不屑,看起来很“愤青”。
当然,“愤青”这个关键词来自他的获奖作品《当愤青走过戏台》。这篇文章把“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样一个深刻的命题放到戏台上来侯少蒙:我不是“愤青”
谷 潘 照片上的侯少蒙歪斜着头,酷酷的,而且一脸不屑,看起来很“愤青”。
当然,“愤青”这个关键词来自他的获奖作品《当愤青走过戏台》。这篇文章把“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样一个深刻的命题放到戏台上来演绎,“构思奇巧,效果奇佳”(语出《江南》杂志主编袁敏)。
主人公狗子是一个小流氓般的愤青,他张扬、偏激,但反叛的个性背后却藏匿着一份令人怜惜的柔软而美丽的温情,这份温情应该说就是作者所要彰显的文章的内核。侯少蒙嬉笑怒骂、血气方刚的文字一气呵成,顺滑流畅,让人读后觉得很爽,而且“爽过之后能打动你的内心,让你回味和思考。初三的学生就有这样的架构能力,令人赞叹”(袁敏语)。
就有这样的架构能力,令人赞叹”(袁敏语)。
侯少蒙,1990年11月出生,先后就读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宁波市镇海中学。初一开始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投稿,先后参加过2004、2006年《新作文》杂志“新作文杯”放胆作文竞赛和《语文报》“接力杯”作文竞赛,获得了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2006年,他参加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办,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少年作家协会承办的“环宇建设杯”浙江省首届少年文学之星征文大赛,从五十多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十名“文学之星”中的一员。
上小学的时候,侯少蒙喜欢的是秦文君和曹文轩的童话。后来,渐渐开始看余华的作品。对写作的喜爱,自从第一堂语文课时就开始了,源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但他却否认自己是“为了作文而作文”。这种感觉,或许是一次次的写作体验带给他的快乐,让被动的作文在他那儿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寄托,甚至是一种情绪的宣泄。
如果说,是童话作品最初赋予了他结构的精巧奇妙和思维的飘逸灵动,那么,余华作品中那种宿命的、现实的、冷峻的风格对他并未成熟的性格和文风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诳》,在经历了不安、疯狂、死亡的体验和折磨后,“我”终于打开了那个怎么也打不开的锁着“梦想”的抽屉,里面却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把抽屉的钥匙。再比如《红墙》,墙外的人想进去,因为它的金碧辉煌;墙内的人想出来,因为它的孤独悲凉。
把这种在他创作练习中的影响上升到创作理论的层面上来,可以看成是他自己所言的“文字的根”或者“文章的内核”――我很惊诧少年侯少蒙对这两个词组的使用。他认为,“如果文章没有经得住时间打磨的一个内核,就好比人没有灵魂,终将是轻浮的、短暂的。”所以,从侯少蒙的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品质,较之一般同龄人的作品,他的作品更加成熟,内涵更为深刻,自然也更有生命力。像《当愤青走过戏台》中狗子对妹妹馨儿的爱,像“痛着痛着就不痛了”,“一切都很自然,没什么公平不公平,最大的公平,就是你我都活着”这样的文字,是很能让人怦然心动而又难以忘怀的。
狗子们把人看成戏子,把人生当作一场戏,嬉笑怒骂,恣意欢谑。不难看出,现实中的侯少蒙也有些敏感、沉郁甚至怨愤――那只是青春期固有的困惑吧,但他更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阳光

侯少蒙:我不是“愤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关羽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4-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