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班主任经验交流体会
屈XX
学生是班级的细胞,而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班级面貌的好坏与班主任的管理艺术有干脆的关系。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重子,教师就会喜爱他。这样的要求降低了,孩子很简单就获得了满意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的要求。就这样为学习设置一步步台阶,使孩子们不断的进步。
二、巧训练
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假如不进展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由于孩子们年龄小加上班里人又多,所以对他们的训练,方法要多样。记得薛瑞平教师曾说过:美丽的音乐,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心灵导向安静优雅。这句话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上网搜了许多符合儿童的轻音乐,有时在打完预备铃后学生们仍旧大吵大闹,我就会播放一小段轻音乐,渐渐的教室静了下来,连最闹的孩子也能乖乖的做好了。上课时,为了能使孩子们能在这 40分钟内用心听讲,我就时时用接儿歌的形式提高他们的留意力,我说前半句,他们接后半句,大眼睛往前看,小耳朵竖起来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一年级教师常用的儿歌。当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离不开严格的训练,为了强化孩子们的路队纪律,我要求学生做到不说话、不推人、不拉人,人站正、队排直。还选了两名路队小标兵,每次到学校大门口都重新再排一次。虽然刚起先时花的时间多,但经过这样几次三番的强化教育,行为要求已深化学生的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的习惯也就渐渐养成了,效率也就有所提高了。
三、勤检查
孩子们年龄小,长久性差,自制实力薄弱,简单出现循环往复的现象。因此,检查是催促学生漫长做好一项事情的良方。平常我对于提出的要求总会勤于检查。良好习惯的造就涉及的内容许多,有学习习惯的造就、有行为习惯的造就,有劳动习惯的造就,还有文明习惯和卫生习惯的造就等等,假如这么多的内容都由我来检查的话是不现实的,再说时间也不允许。为此,平常我就大胆任用小干部和红领巾,采纳轮番值班制并明确分工职责,每位小干部负责检查一个工程,如卫生委员负责检查教室环境卫生,课间监视员负责检查课间平安嬉戏,班长负责检查听到铃声响到正式上课前的纪律,学习委员负责检查课前打算等,早晨有特地负责看早读的班干。每一个小班干我都发给他们一个本子,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刚好通报,便于适时评价和前后比照。这样采纳老师查和小干部查相结合,既熬炼了小干部,又有效地造就了孩子的自我管理的实力
第 7 页 共
一年级班主任经验交流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