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消费力+消费关系+经济构造+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阐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10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根本方法:答复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察把握历史本质,。(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尔?(3)假设是偶尔,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假设是必然那么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根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开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展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开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可以的需要。
12阐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根本方法:、判断是非,说明自己的饿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假设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展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根底,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那么。“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和史实的统一。
1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根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那么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那么有:(1)消费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开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那么,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开展要求的,那么肯定,反之那么否认,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呢?
分析历史事件应掌握4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演变过程。
例如“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一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经过”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二节第一目“中英《南京条约》”和第二目“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结果;第二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第七节第一目“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发”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呢?
事事不无原因。
1、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如秦朝的统一:
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部分统一。
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消费力的开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络民族交融加强。
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概。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呢?
关于历史事件过程的分析,一般可以有三种方法
1、以时间系事法,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开展高潮完毕的逻辑顺序进展归纳。
如鸦片战争经过4点: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接着,沿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1841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一年内占香港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战争完毕。
2、以空间系事法,以地点为纽带进展归纳.
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点:廊坊、杨村-—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式与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