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P 协议分析一、实验目的 1、理解 FTP 协议的工作原理; 2、了解 FTP 协议的常用命令; 3、了解应用层协议与传输层协议的关系二、实验原理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al ) ,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简称。 FTP 使得主机间可以共享文件,用于控制 上文件的双向传输。它是一个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用户通过一个支持 FTP 协议的客户机程序,连接到在远程主机上的 FTP 服务器程序。用户通过客户机程序向服务器程序发出命令,服务器程序执行用户所发出的命令,并将执行的结果返回到客户机。当FTP 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 FTP 连接时,将与服务器上的两个端口建立联系:端口 20和21。FTP 使用不同的端口号传输不同的内容,会建立不同的 TCP 连接。首先,使用 TCP 生成一个虚拟连接用于控制信息,然后再生成一个单独的 TCP 连接用于数据传输。 FTP 的工作过程 FTP 使用 2个TCP 端口,一个数据端口和一个命令端口(也可叫做控制端口)。通常来说这两个端口是 21——命令端口和 20——数据端口,但根据 FTP 工作在主动模式还是被动模式, 21和20 端口的使用方法略有不同。主动模式的 FTP 是这样的:客户机从一个任意的非特权端口 N(N≥1024 ),连接到FTP 服务器的命令端口,也就是 21 端口,建立一个控制连接。这个连接用于传递客户端的命令和服务器端对命令的响应,生存期是整个 FTP 会话时间。如果期间需要传输文件和其它数据,例如:目录列表等,客户端就需要建立数据连接了。这种连接在需要数据传输时建立,而一旦数据传输完毕就关闭,整个 FTP 期间可能会建立多次。在主动模式下,建立数据连接时,客户端会开始监听端口 N+1 ,并发送 FTP 命令“port N+1 ”到FTP 服务器。接着服务器会从它自己的数据端口( 20 )连接到客户端指定的数据端口( N+1 ) ,开始进行数据传输。图 5-13展示了一个 FTP 主动模式的例子,从中可以清楚的看到 FTP 主动模式下, 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是如何建立的: 这种连接在需要数据传输时建立,而一旦数据传输完毕就关闭,整个 FTP 期间可能会建立多次。在主动模式下,建立数据连接时,客户端会开始监听端口 N+1 , 并发送 FTP 命令“port N+1 ”到FTP 服务器。接着服务器会从它自己的数据端口(20 )连接到客户端指定的数据端口( N+1 ) ,开始进行数据传输。图5-13 展示了一个 FTP 主动模式的例子,从中可以清楚的看到 FTP 主动模式下,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是如何建立的: 但是,由于我们访问的 FTP 服务器大多在外网,和我们所在的内网之间通常会有防火墙进行保护,由外网的 FTP 服务器主动发起的连接,往往被防火墙所阻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使用另外一种 FTP 模式,叫做被动模式(passive mod )。在这种模式下,数据连接是由客户程序发起的,和刚才讨论过的主动模式相反。图5-14展示了一个FTP被动模式的例子,从中可以清楚的看到FTP被动模式下, 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是如何建立的: 被动模式下开启一个 FTP 连接时,客户端打开两个任意的非特权本地端口 N和N +1(N≥1024 )。第一个端口连接服务器的 21端口,但与主动方式的 FTP
ftp协议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