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江门
沙少娟 我到江门海关工作不知不觉已经半年多了。在办公室向窗外望去,滚滚的西江日夜不息地向东流去,顿时有“逝者如斯夫”之慨。
2006年12月4日,我来到了江门市。这座位于西江边上的美丽城市,对我来说既初到江门
沙少娟 我到江门海关工作不知不觉已经半年多了。在办公室向窗外望去,滚滚的西江日夜不息地向东流去,顿时有“逝者如斯夫”之慨。
2006年12月4日,我来到了江门市。这座位于西江边上的美丽城市,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我曾多次来过这里,但每次都是一个匆匆过客。但从我接到海关总署任命书的那天起,我意识到我已不再是一位过客,而成为参与江门海关建设的一分子。如何在现代海关历史发展的长链中找准江门海关的位置,如何使江门海关工作有新提高、事业有新发展,如何很好地建设一个内外和谐的江门海关,这些都时刻萦绕在我的脑海。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份任命书的分量,它承载着总署党组对我的重托,承载着全关干部职工对我的期望。
江门海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关,早在1685年粤海关就在江门设立了正税口,1902年江门被开辟为通商口岸,1904年江门关正式开关。经过100多年的风风雨雨和一辈辈海关人的不懈努力,江门海关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拥有1300多名员工的正厅局级海关。我到任江门海关后,深入到各隶属关、现场一线,认真开展调研,努力摸清关情,分析归纳出江门海关的五个特点:既具有较深历史底蕴又需不断开拓创新;地处沿海又具有内陆关特征;队伍比较稳定,但廉政隐患又不容忽视;执法评估指标较好,但还需进一步加强执法的规范和统一;制度较健全,但还需进一步整合完善。针对江门海关的这些特点,我深深感觉到,必须在上一届班子良好工作的基础上找准定位,以虚怀若谷、兼容并蓄的更大气度,以胸怀全局、面向未来的更宽视野,自觉地把江门海关工作放在全国海关发展大局中思考和行动,才能推动江门海关的发展。我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跳出江门海关看江门海关,在抓全局性、长远性的工作上下功夫,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理性思考,认识和把握海关工作规律上下功夫,找准海关工作的历史方位;在抓主要矛盾上下功夫,坚持以改革统揽全局,以发展解决各种矛盾,构建“廉洁、务实、高效、和谐”的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海关。
江门关区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包括江门和阳江两个地级市,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关区范围内河道纵横,水陆交通便利,是连接香港、澳门、珠三角与粤西、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江门市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76万人,占全国的1/10,被誉为“中国第一侨乡”。这里有浓厚的华侨文化,是中西文化冲突、交汇和融合较早的地区。因此,海关工作始终要贴近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上任后,迅速拜访了江门、阳江两市党政领导,听取地方对海关工作的意见。关区两市东西跨度大,地方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在对外贸易中,通过转关运输和利用小型船舶经其他关区运输进出口的货物,约占关区进出口值的九成。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把江门关区的实际与支持和服务泛珠区域经济合作工作大局结合了起来,切实把区域通关改革措施抓好抓实。今年4月18日,我们与江门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支持区域经济促进口岸物流发展推介会”,向企业介绍江门海关支持区域经济的措施和与深圳海关开展的水运转关监管业务,得到了两市党政领导和
初到江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