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盗墓贼的贡献.doc史上盗墓贼的贡献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针对过去六国的分裂势力,发布了《焚书令》,规定史官须将《秦记》以外的史书全部烧毁。《焚书令》颁布后,全国各地便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焚书运动。秦始皇焚书的后果就是, 除秦载统统被销毁了。到了西晋时期,这种损失居然出人意料地得到了一些弥补。太康二年( 公元 281 年) ,汲郡( 今河南卫辉西南) 有个名叫不准( 读音为“否彪”的人,盗掘了魏王的墓家,结果发现了古书共有十万多字,是写在竹简上的。不准的运气着实不错,居然让他挖到了战国时期的一座王陵一一魏襄王的陵墓。据说,当他刚进入漆黑的墓室时,火把燃尽了, 他便捡起墓道里的竹简,点着了用来照明。几天后, 不准盗墓的事被当地官府发觉。待官府的人赶到时, 墓内珍宝被不准盗窃一空,只剩下散在地上未被烧光的大批竹简。晋武帝接到魏王陵被盗的报告后,极为重视,立即组织人马进行清理。这些被抢救出来的竹简,就是《古本竹书纪年》。由于盗墓贼不准的闯入,还纠正了《史记》中的一个极为罕见的错误- 《古本竹书纪年》说,商朝自盘庚迁殷后,经过 273 年被周朝所灭。而《史记》记录为 773 年。经过考证, 《古本竹书纪年》是正确的。
史上盗墓贼的贡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