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急性溶血性贫血.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急性溶血性贫血
概述
溶血性贫血------溶血超过造血代偿时出现的贫血(Hemolytic Anemia,HA)。
临床分类
一、红细胞自身异常性溶血性贫血
(一)红细胞膜异常性溶血性贫血
1。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急性溶血性贫血
概述
溶血性贫血------溶血超过造血代偿时出现的贫血(Hemolytic Anemia,HA)。
临床分类
一、红细胞自身异常性溶血性贫血
(一)红细胞膜异常性溶血性贫血
1。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
2。获得性血细胞膜糖化肌醇磷脂锚连膜蛋白异常—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二)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
1。戊糖磷酸途径酶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等;
2。无氧糖酵解途径酶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等;
(三)珠蛋白和血红素异常性溶血性贫血
1。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1)珠蛋白肽链量的异常—海洋性贫血;
(2)珠蛋白肽链结构的异常—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等;
2。血红素异常
(1)先天性红细胞卟啉代谢异常致红细胞生成性血卟啉病
(2)铅中毒
二、红细胞周围环境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分温抗体型或冷抗体型
2。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等
(二)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1。血管壁异常—心脏瓣膜病和人工心瓣膜等;
2。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3。血管壁受到反复挤压—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三)生物因素
蛇毒、疟疾、黑热病等;
(四)理化因素
大面积烧伤、血浆中渗透压改变、苯肼、亚硝酸盐类等中毒等。
定义
慢性溶血性贫血疾患病程中,突然出现急性溶血,或具有潜在溶血因素的病人,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出现急性溶血。
病因
溶血性贫血是在原有溶血性贫血疾病的基础上,通过某种诱因而诱发。
1。常见病因--血型不符输血、药物性溶血、G6PD缺乏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严重感染及动植物毒素等。
2。常见诱因—感染、创伤、外科手术、妊娠、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大量饮酒、服酸性药物及食物等
发病机制
一、红细胞受到破坏寿命缩短
二、血红蛋白通过不同途径降解
1。血管内溶血—由于红细胞外在溶血因素或溶血介质或红细胞内在缺陷,使红细胞在血管内被破坏(结构完整性);
2。血管外溶血—红细胞内在缺陷或红细胞存在溶血因素使红细胞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主要是脾)被吞噬破坏。
三、骨髓中红系造血代偿性增生
临床表现
1。慢性溶血性贫血的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在睡眠后出现阵发性溶血等;可有面色苍黄,不同程度的黄疸和贫血,肝脾肿大等。
2。急性溶血时的表现
(1)寒战与发热,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胸闷、谵妄、神志不清;
(2)四肢、全身骨头、腰背与腹部疼痛,亦可有恶心、呕吐、腹胀;
(3)肾脏损害,可有尿少或无尿,高钾血症等;
治疗
一、治疗病因、消除诱因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合成抗体,并能解脱至敏红细胞上的抗体。
主要用于自身免疫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三、输血
主要用于急性溶血、严重贫血及体质虚弱的患者。
但输血可能加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诱发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因此,输血应注意:1、若因大量溶血发生休克、少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先改善微循环,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待肾功能改善后,再行输血;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严重贫血必须输血时,可输经生理盐水洗涤的红细胞;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尽量避免输血,若病情必需输血,应用配血试验凝集反应最小的供血者血液或洗涤红细胞,若无洗涤红细胞,可在输血同时应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有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4、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及蚕豆病需输血时,献血员应作G6PD过筛试验。
四、血浆置换疗法
适用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五、脾切除术
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丙酮酸激酶缺乏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无效或因其严重副作用不能耐受治疗,可考虑脾切除术。
Thank you!
感谢您的关注

急性溶血性贫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落意
  • 文件大小418 KB
  • 时间2022-04-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