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两首(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1、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江南景色的, 而且每首诗都有题眼, 围绕着 题眼勾勒 知道哪些李白的古诗?(学生交流)齐读课题一一独坐敬亭山。
2、 解题:“独坐”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
三、 初读,识字,引入意境。
1、 生自由读初识古诗并认读生字。播放课件:(字理识字出示亭 子的图片)亭是什么样的(顶尖,角飞翘下面有柱子。)怎样记“亭” 字?(简笔画画亭的样子)“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 的部分,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读古诗。
(1 )把诗读通读顺。
(2)个人读,小组读,同桌读。
四、 再读,感悟诗意。
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看注释或者 查字典解决,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理解。
2、集体交流词语的意思。(“众鸟”许多鸟;“高飞尽”都高高的 飞走了;“孤云”孤单的云;“独”独自;“闲”悠闲;“相看”互相看; “不厌”不满足;)
3、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理解。
4、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5、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 )给人 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单寂寞)结合板书: 鸟飞尽 云独闲 孤单寂寞 山相对
课件介绍背景: 李白少年时就博览群书,以才闻名天下,很有文 采。他写这首诗时正被权贵迫害,长期流落他乡,饱尝了人间辛酸, 世态的炎凉。
6、如果你是李白,遇到这样的处境,你会怎么想?
五、背诵积累。
1、诗人如此心情读的时候该怎样去读?请你把自己当做李白来 诵读古诗。(课件出示图,看图朗读)
2、配乐朗读。
3、指名读。
4、学生齐读。
5、背诵。
六、拓展。
1、闭上眼睛听配乐诵读,边听边想象诗的画面。
2、把自己想象到的画于课本上这首诗的空白处,可画前一句的 情景,也可画后两句的情景,也可全画,
3、交流。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鸟飞尽 云独闲 孤独寂寞 山相对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一向是我的弱项, 不知从何入手, 于是看了一些教学实 录,学习了其他老师好的导入方式。 由于学生在学习这首古诗之前都 布置了预习功课,而且学生对作者李白都比较熟悉。所以,在教学这 首诗时,在导入部分,采用的就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李白诗导入。
“被称为诗仙的李白一生诗篇无数, 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首他的 诗是?”学生们马上回忆起来,并且整齐的背诵出来了。 “你们还熟 悉他的那些诗呢?” 学生们又马上想起最熟悉的 《静夜思》、《赠汪伦》。 随着学生的背诵我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诗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怎样的 李白?如:《赠汪伦》展现的是有情有意的李白, 《静夜思》是乡愁满 怀的李白,而《望庐山瀑布》中的李白则是浪漫悠闲的 ,, 从而使学 生了解诗人的不同侧面,进而转入本诗的学习中: “那么《独坐敬亭 山》又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呢?” 板书课题后请学生齐读课 题,解题后请学生说说从题目中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李白?一些学生经 过预习,能快速从诗题中的“独”字感受到孤独的李白。
这样的导入,为学生学习这首古诗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
第二课时
一、

古诗两首(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engruiling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