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借景抒情,同是描绘和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别董大》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劝慰和鼓励,《送元二使安西》那么流露出作者内心对朋友的不舍和担忧。
教学目的
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咀嚼和揣摩重点诗句的意味。在元二使安西》,这里的“元二”就是?(明确: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称他为—-元二。)
3、读了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前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
(1)读了诗以后,你理解到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分别的?看图,想象一下,此情此景,你的感受如何?(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荒寒凄凉的环境)。
(2)如今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古诗的前两句,读一读.(请学生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
失意流落,好友分别,本身就是人生两大憾事,而天空亦不作美呀,细细读读前两句,你觉得那些景物最能反衬出当时的心情的?你能来把它划出来吗?(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3)黄云?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你读读诗,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4)读这句诗,突出“千里";再读这句诗,突出“曛”.个别试读,男生试读,女生试读,全班试读。
(5)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注意到这只大雁了吗?大雁在这样的环境中奋力高飞(读重音),它会怎么想,对自己会怎么说?诗人高适也看到了这只雁,他又有什么想法,又有什么感触呢?(是啊!这假设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其实也在对自己说。)
4、“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啊!这就是高适在临行前对董大说的赠言。
(1)从哪里可以看出是高适对董大说的?(明确:是从“君”字中看出的,因为“君”在诗中就是您,指董大。)
(2)好友分别,难分难舍,董大的心情一定糟糕到了极点了,而真正的朋友这时候最应该怎么办?抚慰,鼓励
(3)读一读,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劝慰朋友?
(4)假设你是董大,你会说一些什么呢?(小组说说)
(5)感情升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中得到什么启迪?学生自由讨论赏析(董大是个人才,但暂时无人赏识,只要他不沉沦,不灰心,振作起来,。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诗人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的豪情来,确实让人佩服.)(板书:豪情昂扬)
三、小结:
古诗词是一尊宏大的,丰富的宝库,可以通过它们穿越时空,理解当时的人事,感受诗人的情怀,学习做人的道理。课下应大量阅读。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体会诗句表达的不同情感。
2、背诵自己喜欢的送别诗。
板书设计: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荒寒 凄凉 真挚 深沉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豪情 昂扬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第二首古诗,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有感
《古诗二首》[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