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教学参考教材解析: 本课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 向我们揭示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 即以自然界的 5 种物质-- 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行之外, 最重要的就是天地日月了。天在上, 覆盖万物;地在下,衍生万物。太阳、月亮一直贯穿古今。本课插图与第一课插图合用,“人”立于天地之间,再次让学生感受时空的浩荡,以及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性。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 认识“一、二”等7 个生字。 2. 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4 个字和横、竖 2 种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认识田字格, 学写汉字。教学难点: 读准“三、四、上”的字音。观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写准位置。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本课以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汉字“一、二、三、四、五”和“上、下”。要采用多种方式, 引导学生在听读课文中识字正音。通过听读儿歌,让学生说说诗中有哪些事物和数字。 7 个生字中,“三、四”的声母是平舌音,“上”的声母是翘舌音。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 需要教师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日常用语,在多种语境中正音,激发学生认读的兴趣。(1 )逐句听读。教师逐行示范读,引导学生逐行倾听并跟读, 随机出现四行对韵歌。在听读中, 可以采用全班读、同桌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 教师及时纠正生字读音。(2 )语境诵读。采用播放录音、师生对读、拍手对读等多种语境诵读方式, 如教师读第一行, 学生读第二行; 教师读第一句, 学生读第二句。在语境中巩固读音, 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做动作等方式,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一、二、三、上、下”这5 个汉字学生熟悉,“四、五”的字形相对复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联系生活识字。“一、二、三、四、五”是常见字, 可联系生活多认读。有的学生学前已认识这些字,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还可以让会认的同学带大家认读。(2 )简笔画识字。学习“上、下”时,可以提供大地、绿树、小鸟和蚯蚓的图片, 引导学生认识大地、树干和树根,最后通过找鸟和蚯蚓的位置,理解字义,识记字形。(3 )语境识字。可以用熟字组成新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巩固生字、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如“天上、地下、上下”等词语。 2. 写字。认识田字格。本课是学生首次学写汉字, 要让学生认识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可以用《田字格拍手歌》帮助认记。田字格拍手歌田字格,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培养良好习惯。写字教学要注意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动笔写字, 写字姿势很重要, 要关注每个学生执笔和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的掌握是难点, 有些学生在幼儿时期已形成了不规范的执笔方法, 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 一对一地去纠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我爱学语文”中了解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对照图片摆好执笔和写字姿势,并要求学生在动笔前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不同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本课要求写的都是结构简单的独体字,结合“一、二、三、上”的书写,认识横、竖两种笔画,并按“从上到下”的笔顺
2017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金木水火土》教学参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