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是威胁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障碍,理解建立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2、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国际形势,树立为祖国而努力学与发展做贡献。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霸权主义是威胁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三、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 PPTL 两张图片)第一幅是 1959 年由当时的苏联赠送联合国的一座雕塑,名为“铸剑为犁”如今矗立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内。这座青铜塑像中的人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他要改铸为犁的剑,其实在他的底座上还刻着“ we shall beat swords into plowshares ”(让我们铸剑为犁)。第二幅是 1988 年卢森堡赠送给联合国的近乎黑色的青铜雕塑,名为“打结的手枪”,如今矗立在联合国总部花园内。它的构思与造型十分奇特,是一支枪管扭曲打结的左轮手枪。从“铸剑为犁”和“打结的手枪”这两座塑像你们能猜出他们寓意吗? 他们就是象征着人类要求终结战争,把毁灭的武器变成创造的工具,不要暴力,制止战争,禁止杀戮。这两座雕像不仅仅反映了人类社会对和平和发展的渴望,也突显了当今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为发展: 时代的主题》这一框题。我们这一框题叫做《和平与发展: 时代的主题》,那么这个“时代”指得是什么时候,又是如何划分的呢,为什么和平与发展为成为时代的主题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先看第一个大问题。一、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我们知道 20 世纪上半叶人类两度惨遭世界大战的劫难。我们来看看这两次世界大战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把书达到 97 页看中间绿色的部分的两段材料,请同学给读一下? 看到这些数字你们有什么感触? 两次大战中我们的死伤上千万、经济损失以万亿记、人类文明惨遭破坏,这些都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所以我们讨厌战争、憎恨战争,更加的惧怕战争。呼唤和平、渴望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所以从 20 世纪下半叶起,经过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努力,虽然仍有局部的战争,但是总体维持着和平局势,没有爆发世界性大战,在和平的环境中,世界经济迅猛发展。所以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呼唤和平、渴望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思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主题是由最先提出的? 邓小平, 1985 年3月4 日,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提出的,他是这样说到“现在世界上真正……”二、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一)和平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和平问题。对于和平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它的含义, 为什么和平问题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也就是和平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和平问题,带着这三个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98页内容,给大家 3分钟的时间。 1、含义: 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这个概念非常好理解,和平是与战争相对的,要和平,就要防止战争。 2
和平与发展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