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第一节、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及其种类★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 1946 年2月在美国的宾夕法尼来大学诞生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埃尼克),占地 170 ㎡, 重 30 吨,专门用于弹道运算,标志着信息革命的到来(一)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电子管计算机) : 1946 — 1958 科学计算、军事研究(如图) (晶体管计算机): 1959--1964 较电子管体积小,功耗低。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5-1970 体积、重量和能耗进一步降低,性能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应用领域迅速扩大。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 至今 U盘,移动硬盘, MP3 等各种计算机周边产品相继面世, 计算机网络日臻完善, C语言诞生。(二)、电子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存储容量大(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5)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根据其字长、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外部设备和造价等技术指标,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袖珍机(三)计算机的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模混合计算机按处理对象按使用范围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按规模巨型计算机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用户使用角度微型计算机:也称电脑、 PC 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二、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是衡量计算机系统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主要有: ( 1)计算机速度。也称主频或时钟频率。它是指计算机在单位时间里处理计算机指令的数量,是表示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主要性能指标。时钟频率越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时钟频率的单位是兆赫( MHZ )。如通常说的“ 486 微机”、“ 586 微机”就是计算机速度的一种表示方式。(2)字长。字长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长度。字长标志计算机的精度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般个人计算机字长以 32 位、 64 位为主,服务器的字长一般都在 64 位、 128 位以上。(3)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是指计算机存储器所能存储的二进制信息的总量,它反映了计算机处理信息时容纳数据量的能力。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 每 1024 个字节称为 1KB ,每 1024KB 字节称为 1MB , 每 1024MB 字节称为 1GB. 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是指计算机对信
.计算机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