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欠薪问题调查研究心得
随着国内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建设和社区服务主力军的农民工群体越来越庞大。由于大部分农民工背井离乡,且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只能从事最艰苦的体力劳动,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工与用人单
农民工欠薪问题调查研究心得
随着国内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建设和社区服务主力军的农民工群体越来越庞大。由于大部分农民工背井离乡,且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只能从事最艰苦的体力劳动,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矛盾激化而引起的恶性事件不断见诸于报端,这充分说明了为这一弱势群体提供法律上的援助已经十分有必要。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就以农民工欠薪问题为课题,进行了有关调查研究。
农民工,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农民户口,但他们又从事着非农产业的工作;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的生活。从传统意义上讲,他们不是真正的农民,也不是真正的工人。因此,他们身上聚集了如下特点:
临时性、集散性、习惯性;农民身份特殊性;劳动制度边缘性。另一方面,用工方却无一例外的聚集着如下个性:
居高临下;贪婪与暴利;道德和责任的丧失。正是这种权益差别十分鲜明对比下,农民工劳资关系的对抗,愈演愈烈,已经演变为一种潜在的社会对抗。
而究其具体原因,总结有以下几点。
1、垫资施工是欠薪的根本原因之一。据调查,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 “潜在
规则 ”:
多数开发单位都将 “施工企业先行垫付工程款 ”作为招标的一个必要条件,等工程进展到一定程度,开发商再将工程款分期分批拨付给施工单位,这就给拖欠工资问题埋下伏笔。
2、将拖欠工资做为留住人的一种手段。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用尾欠作为留人的手段。
3、一些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使农民工的工资不时能按时领取。
1 / 3
4、政府工程资金缺口大,造成拖欠。有些地方政府领导,为了搞 “形象工
程”,不是没有钱乱上马,就是决策失误,导致资金无法回笼等等。如此这般,就形成一条解不开的巨额 “债务链 ”:
建设单位不支付工程款给承包商或包工头,承包商或包工头就无钱给农民工发工资。
5、用人单位或雇主 xx 问题。
援助中心的两位律师强调,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对于农民工欠薪的援助,两位律师也说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据有关法律规定,当劳动关系双方对是否拖欠农民工工资无异议且工资数额明确时,农民工可以持欠条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当法院判决或支付令生效后,农民工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当劳动关系双方对是否拖欠农民工工资及拖欠数额有异议时,此时双方关系为劳动争议,需要凭证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而因为由于权利意识不高的原因,大部分农民工被雇佣的时候并没有与用人单位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甚至连一些欠条或者工作证明都没有,这给讨薪造成很大的困难。这时候就需要先对双方进行协调,如果用人单位或雇主拒不支付工资,只能通过收集证据,等证据充分才能进行诉讼。
从法律援助中心回来之后,我一直思索着如何才能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翻阅
农民工欠薪问题调查研究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