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提高通货膨胀警戒线所存在的问题.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提高通货膨胀警戒线所存在的问题
于志武 [关键词]通货膨胀;警戒线;治理;问题

自2007年开始,我国进入温和的通货膨胀阶段,从指标分析来看,直到2010年初,都还是可容忍、可控状态。到2010年之后,几乎到了无提高通货膨胀警戒线所存在的问题
于志武 [关键词]通货膨胀;警戒线;治理;问题

自2007年开始,我国进入温和的通货膨胀阶段,从指标分析来看,直到2010年初,都还是可容忍、可控状态。到2010年之后,几乎到了无法控制的边缘,职能部门调整猪肉产销,调大蒜,调大葱,调食用油,调地产品等等,但根本没看到收效。指标高企,物价继续上涨,老百姓感到物价天天上涨,生活日益艰难,可恰在此时,有些学者提出应该提高通货膨胀警戒线,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变相向居民征税。
2010年9月份CPI(居民消费指数)%,创23个月以来的新高,极必如此,CPI反映的物价指标和外界感受依然有相当大的距离。我国现有的CPI之所以和民众的感受相距甚远,关键是指标的设置已经不能反映民众在消费方面的支出结构和支出的重点。
首先,居民住房支出在CPI中所占的比重过低,和居民目前生活中实际占比不相匹配。目前,在我国的CPI中,以住房为主的居住开支只占比重的14%左右,这样的过低比重,在房价节节攀升的状态下,根本无法真实反映居民在居住上的实际支出,%。如果调高住房的比重,我国的CPI还要高出很多。
其次,在吃穿住行中,吃的比重所占比例畸高,高达32%以上,将近1/3一的支出用于食品,这绝对是温饱型社会所采用的统计指标,就是说,食品类所占的比重过大不仅不能反映中的提高。
再次,指标调整明显滞后。CPI反映的是现实物价走势,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CPI的权重都采用动态变化的方式,随经济的发展而调整,与现实生活很贴近,我国的CPI指标虽然也有五年调整周期的要求,但是,就指标本身和权重分布而言,基本没有做大的调整,指标调整的滞后和不合理显而易见。中国居民的消费支出和消费中的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在中国CPI本身存在着严重被低估的问题,10月份再创新高,此时,如果再不调整CPI的权重,而试图去调整公认的通货膨胀警戒线,于理于情都无法说通。通货膨胀事实上是一种变相税收,提高通货膨胀警戒线意味着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把发展成本转嫁给居民,使之承担更多的税收,是巧取豪夺,是变相剥夺公民的幸福感。
居民对物价增长的感受总是和反映物价指标的CPI相去甚远,就是因为与居民联系最为紧密的支出要么不在CPI统计之中,要么所占权重过低的缘故。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显示,2008年2月份 %, %。其中,%,%。也就是说,2月份 CPI已达到11年以来新高。
如果CPI继续高企,即通胀压力继续加大,将可能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并会严重侵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政府的一系列民生政策将可能会弱化或有“付之东流”之虞。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高企的通胀压力会持续这样久?按照一些部门的解释,当前CPI过高是结构性的,采取临时性或结构性调整政

提高通货膨胀警戒线所存在的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彩凤w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