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外交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短短两年间、李克强总理先后多次出访,足迹遍及五大洲 50 多个国家, 会见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近 500 人次, 在世界上刮起强劲的“中国风”。 1. 周边方向。 2014 年,中韩关系的发展步入了全面战略合作的新时期,中韩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 扩展为实现共同发展的伙伴、致力地区和平的伙伴、携手振兴亚洲的伙伴, 促进世界繁荣的伙伴, 不仅积极推动了中韩双边的经济政治关系的发展, 而且有力地遏制了朝核问题恶化的趋势, 成为东北亚国际格局的稳定器。与此同时, 经过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 在中日达成四点共识的基础上, APEC 北京峰会期间实现了中日首脑会晤,中日关系出现缓和稳定趋向。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领导人在两年时间里完成了对中亚国家全覆盖的外交出访。中国- 中亚天然气管道 C 线通气并启动 D 线建设, 商谈了 10 年之久的上合组织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的签署, 上合组织扩员进程的开启使西部邻国切实感受到了中国的诚意和国家实力, 感受到了搭乘中国经济发展快车带来的实惠, 也对国际社会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中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60 周年活动, 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时代内涵, 在周边和国际社会产生积极反响。中国继续推进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提出协力规划中国- 东盟关系发展大战略等新建议。中方启动中国- 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 商谈中国- 东盟国家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事宜, 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入实质性磋商阶段。坚持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与周边一些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在坚决维护自身主权和正当权益的同时,积极倡导处理南海问题“双轨”思路强调有关争议应由直接当事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得到地区多数国家理解支持。中访问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建立中马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宣布启动中斯自贸区谈判,启动科伦坡港口城项目 2. 大国方向。 2013 年夏天,中美两国领导人在美国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 2014 年深秋,两国领导人再度在北京的中南海瀛台举行夜话,为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增添了一段新的佳话和富有成效的结果奥巴马北京会晤期间, 中美在信息技术、军事互信、签证互惠安排、气候变化、人文交流等多领域都取得显著进展。例如, 两国同意把学生签证有效期最长延长至 5 年,商业旅游签证延长至 10 年。中美双方就尽快恢复和结束《信息技术协定》扩大产品范围谈判达成双边共识。这是自 1996 年以来世贸组织首次就关税减让问题取得突破, 届时相关商品关税的取消将具有重大商业意义, 也会带来示范效应。美方承认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强调中美强有力关系是美“亚太再平衡”核心。同时, 美国对华“合作共赢”需求有所上升。美国欢迎中方加大对美投资, 承诺对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中国投资者保持开放的投资环境, 重申其开放投资政策以及依法以公平和平等方式对待所有投资者的承诺, 宣布对华新签证措施。美国强调中美在朝鲜半岛去核化、伊朗核问题、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东等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 希望中国与美运行。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
形式与政策考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