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征信学之征信机构
第1页,共3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第二章 征信机构
第一节 征信机构概述
第二节 中国的征信机构
*
第2页,共3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第一节 征信机构概述
一、为金融机构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数据,后者表现为金融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时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
第13页,共3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一)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概要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主要采集和保存个人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信用卡、担保等信用信息,以及相关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向商业银行提供个人信用信息联网查询服务,满足商业银行防范和管理信用风险的需求,同时服务于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
截止2015年底,,。
第14页,共3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一)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
前身是始建于1997年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该数据库主要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采集企业的基本信息、在金融机构的借款、担保等信贷信息,以及企业主要的财务指标,全国各商业银行与其联网查询。
截止2015年底,,。
第15页,共3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特点
,数据库集中管理
我国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1)参考了国际最佳做法,采取集中数据库模式, 利用人民银行专线和商业银行的信贷营业网点相连,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信用信息采集和服务网络,全面采集企业和个人信贷信息。
(2)按照统一系统、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原则,实现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全国各商业银行的交换和全国共享,且系统效率高,实现了信用报告查询“秒级”响应。
第16页,共3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特点
,数据覆盖面广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取授信机构批量报送数据方式,所以接入系统的机构数量和类型的多寡直接影响系统数据的覆盖面。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已基本实现类型上涵盖金融市场所有授信机构类型,数量上覆盖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
(1)接入系统机构类型:传统的全国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外,还有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合作金融机构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村镇银行、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小型机构。
(2)接入系统机构数量:2015年底,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累计接入机构数分别为754家和776家 。
第17页,共3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特点
,兼备非银行信息
信贷信息
主要是个人和企业的信贷记录,如信用卡额度、贷款余额、还款状况等。
非银行信息:
广泛整合企业和个人身份、非金融领域负债以及遵纪守法等方面的信息,如企业和个人的社保信息、住房公积金信息、法院判决和强制执行信息以及行政许可和处罚信息等非银行信息。
第18页,共3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特点
4. 采集具有强制性,有效保障数据质量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信贷信息。”
该条规定是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取被动接收信贷信息的采集方式相适应的,有效保障了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息来源和信息的持续更新。
第19页,共3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三)建立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意义
提高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能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和农户融资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借款人过往贷款记录对信贷的违约风险进行评估,并借助系统的失信展示制度约束贷款人的还款行为,达到了缓解信贷业务中信息不对称和缺乏约束机制的问题,有效提高金融机构防范信贷业务风险的能力。
目前,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把查询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审查贷款的必经环节。
第20页,共3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三)建立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意义
提高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能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和农户融资
银行如果不了解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为了防范风险,就会采取相对紧缩的信贷政策。
通过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阅借款人以前的历史贷款记录,商业银行就能够比较方便的了解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采取相对灵活的信贷政策,扩大信贷
第二章征信学之征信机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