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下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
1小课题研究的概念
小课题研究主要是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小问题,研究切入点小。比如,如何进行课堂导入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实验课学生不愿动手操作怎么办,学生上课时经常玩手机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很具体、很细小,无法立项,但它们恰恰是众多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遇到的最具体、最真实的问题。教师研究这些小问题,既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可谓两全其美。小课题研究的投入相对较少,一般由个人独立完成或两三个人共同研究,所以人员投入少;小课题研究的都是课堂中常见的小问题,所以一般不需要额外支出,花费的财力、物力较少;小课题研究主要是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了,马上转入下一个问题的研究,研究周期较短;采用的也都是基本的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案例研究、读书和文献查阅等;研究成果也较灵活,不需要撰写长篇的结题报告,可以是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精品课例等。
2小课题研究的实践
教师在每天的教学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以解决,比如查阅资料、与同行探讨或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等。在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解决问题方案。这些工作我们经常在做,但如果我们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好好梳理、总结一下,就是一项有针对性和成效性的小课题研究。要想有效地将我们经常做的这些工作转换为有价值的小课题研究,首先,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知道如何将"小问题"转换为"小课题";其次,确定好研究的课题后,制定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在实践中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办法;再次,梳理、总结研究的心得体会;最后,展示研究成果,并与同伴分享、应用研究成果。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小课题的选题源于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教师平时教学中要特别留意所遇到的问题。笔者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时发现,教师布置了操作练习后,有小部分学生很快完成练习后就睡觉、玩手机、和同学说话,使得没有完成练习的学生也加入了聊天的行列,严重影响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
"小问题"转换为"小课题"
出现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对部分学生而言过于简单。受生活环境、个人兴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就会出现有的学生觉得较难,有的学生觉得过于简单的情况。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教材内容简单,也很实用,非常适合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学不同的学生都有兴趣上这门课?如何充分发挥基础较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带动全班学生一起学习?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选择教学内容非常重要。虽然使用的教材是规定好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学大纲要求的,但教师可以针对知识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创作,让学生感到学习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和挑战性,使没有基础的学生"吃得好",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由此确定课题——————分层教学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研究。
在确定好研究课题后,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对小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本次
分层教学下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