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选择
当前1页,共24页,星期日。
第一页,共二十四页。
如果你真的足够主动积极,愿意相信学习可以改变自己,并且愿意把自己所学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那么,今天将是你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第三选择”可以帮你:解决工作难题、面对孩子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身不由己的。所以,遇到难题就会告诉自己“没办法,只能这样了”。这样轻易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你是无法看到自己的。
2、独立人格;
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作为一个人,永远都拥有“选择”的权利。
关于“无良症”,特点是什么?做任何事,都不认为是自己错的,伤害别人,都认为自己是委屈的。“干嘛老逼我这样!”
人应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被人伤害的域值应高。只有弱者才追求公平、面子、报复。
寻求协同思维模式,思维模式一:我看见自己
当前13页,共24页,星期日。
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视他人为“人”而非“物”。
很多时候我们在和他人打交道之前就已经给对方下了定义(贴标签)。“他是一个富二代”,“他是一个小人”,“他是一个奸商”,“他没什么文化”……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身份,一种定义,甚至包含着仇恨和偏见。
当你无法感知到对方和你一样是个“人”的时候,你永远不会想要和他探索“第3选择”。
寻求协同思维模式,思维模式二:我看见你
当前14页,共24页,星期日。
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1、面对冲突不是回避或自卫。
当你与别人见解不同时,最好的应答是:“你不同意?我需要听听你的想法”。并切实采取行动。在这一步需要极强的倾听能力,尤其是双方情绪激动的时候,更需要能够学会同理心倾听。而不是急于反驳和争辩。
2、只要对方点头,情绪水平下降。
寻求协同思维模式,思维模式三:我找到你
当前15页,共24页,星期日。
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
找到一种更好的从未想到过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相互攻击的循环。在这一步当中需要很好地使用“头脑风暴”的工具,不要在创意的过程中过多的评判和争执,鼓励大家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直到能够满足双方的最基本需求。
必须要相信能够找到第3选择,这一步才会有好的效果。
头脑风暴原则是什么?
寻求协同思维模式,思维模式三:我和你协同
当前16页,共24页,星期日。
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
第1步:询问对方;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这是个革命性的问题,可以让对方减少防御,与你一同探索实验;
第2步:界定;双方讨论“更好”究竟意味着什么;把双方所需要的更好的基本条件都列举出来;
第3步:创造;双方共同努力,去探索和创造一个可以达成界定条件的第3选择;
第4步:达成;当形成真正的第3选择时,协同各方会群情激奋,这时达成了协同
创造协同的四个步骤
当前17页,共24页,星期日。
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
寻求协同思维模式
两种选择思维
“第3选择”思维
我只看到“我这一方”
我看到了“我这一方”的独立自我
我对你有成见
我将你视为独立的人,而不只是“你那一方”的代表
我要维护自己,因为你是错的
因为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以我要找到你
我攻击你,双方因此爆发战争
我与你协同,共同创造一个超乎想像的未来
当前18页,共24页,星期日。
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
真诚、真实、和谐
第1步:“我看到自己”,意思是具有自我意识--我已经自内心深处认识到我的动机、怀疑与偏见,我已经检验过我自己的设想,我已经准备好与你真诚相对。
第2步:接受、关怀、赞赏。“我看到你”,我视你为兄弟姐妹,真诚的朋友。
第3步:同理心,是指体会并真正理解别人是怎么的人,“我找到你”从而充分了解你的想法,而不是以批判你为目的。
第3步:找到能真正“双赢”的解决方案,“我和你协同”
当前19页,共24页,星期日。
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
1、职场中有很多冲突,但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冲突的存在,而是我们总以错误的思维模式面对冲突。
2、两种选择思维对冲突的回应总是“对抗或逃避”,而协同型回应则是欢迎、喜悦、接触和发现。
如果一个人不会拉门而只会推门,那么他永远会被困在一扇没有上锁、向内开的房间里。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职场中的“第3选择”
当前20页,共24页,星期日。
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
▲门店把电商部在做的“蠢事、不足”告诉您。普通员工我听到的是“抱怨”,而协同型思维听到的则是“想法”。
▲一位团队成员对经理说:“我们改变一下做事方法如何?”普通经理会认为:“她这是想教我怎么做事”,而协同型的经理则认为:“或许她有更好的意见”。
▲一位员工对他的团队领导说:“我就是没法跟**在一起工作.”普通的领导认为:“又遇到了个性
第3选择培训分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