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社会心理学试题.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2 年心理学考研大纲社会心理学部分十三、社会心理 1. 社会思维自我归因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社会态度内隐社会认知 2. 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亲密关系偏见与歧视利他行为侵犯行为 3. 社会影响说服从众与服从去个体化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群体极化与群众思维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试题 1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 。( 分) P155 A、相互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交换性原则 2、刻板印象具有(D) 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分) P120 A、消极 B、破坏性 C、概括定型 D、社会适应 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 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分) P119 A、印象形成 B、第一印象 C、信息加工 D、印象管 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 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 理论。( 分) P123 A、控制点 B、稳定性 C、可控性 D、内外因 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 , 1988) 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 。( 分) P170 A、迷恋爱 B、愚蠢爱 C、浪漫爱 D、空洞爱 9 10、受(A) 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分) P118 A、图式 B、自我意识 C、遗忘曲线 D、印象 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B) 。( 分) P155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12、在海德的 P-O-X 态度转变模型中, O代表(C) 。( 分) P142 A、个体 B、环境 C、他人 D、另一对象 13、(B) 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分)P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光环效应 14、(B) 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 分) P96 A、 . 奥尔波特 B、勒温 C、麦独孤 D、特里普力特 15、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C) 模型。( 分) P137 A、 P-O-XB 、 TIROC 、 A-B-CD 、 B=f(P , E) 16、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A) 。( 分) P144 A、诱因的强度B、趋向动机 C、达到平衡状态 D、回避动机 17、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A) ,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分) P135 A、主观体验 B、社会动机 C、社会态度 D、社会知觉 18、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如内因中人的(D) 是易变性因素。( 分) A、人格 B、智力 C、能力 D、情绪 20、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B) 。( 分) P120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印象形成 D、总体印象 21、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C) 。( 分) P158 A、指数关系 B、线性关系 C、倒 U型

社会心理学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yj15108451
  • 文件大小115 KB
  • 时间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