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三农”——挂职驻村的感想 s("print");s("hzh1");s("hzh2"); 我是学工程的,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农村的关系也不大,平时除了听同事、朋友说些农村见闻,对“三农”工作没怎么了解。前几年看到李昌平在给总理的信中说“农村真穷, 农民真苦, 农业真危险”, 倒是想了解了解“三农”工作的实际情况。 1996 年,我和团县委的同志一同在乍洋乡水碓村“奔小康”,对“三农”工作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今年, 市里决定在全市抽调青年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 我又被抽调到城郊乡梨坑村挂职, 让我有更好的机会了解“三农”工作。我挂职的村是城郊乡梨坑村, 位于特哈县西北部, 北与浙江泰顺交界, 是个十分偏远的山村。通过一段时间在村里, 与农民直接接触后, 我对“三农”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更有感触。让农民拿不起又放不下的农业虽然我县近年来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但从人口和经济的来说, 应该说主要还是一个农业县。发展好农业带头占全县人口 80% 的农民的富裕。从全国来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对特哈来说更是如此。农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 既是国计民生稳定的基础产业, 又是一个要面对诸多风险的产业, 不仅要面对自然灾害的风险, 还要面对市场风险, 而且由于生产周期长, 面对的市场风险远比工业产品要高得多。谈起农业, 大部分农民显得无奈。我县是个山区县, 从农业的比较优势来说,易于实现机械化作业,需要规模经济的产业,我们是劣势, 我们的优势应该在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如我们大力发展的药材、茶叶等。发展的方向应该说没错, 但农民说起来, 大部分叹道“赚不了多少钱”。几个农民给我算了一笔账。一亩水稻, 犁田要 260 元, 稻种要 30元, 一年施的肥料要 150 元, 农药 30元, 除草剂 10元, 一般收割 7-9 担稻谷, 按现在的市场价是每担 103 元, 平均来说共 800 多元,一亩赚 300 多元。但这当中还没计上人工费用,由于难以实现机械作业, 耕田、插秧、割稻、拔草费的工很多, 如果用雇工的方式,一天每人 35 元,更赚不了什么钱。所以现在农村一般用类似合作社的形式, 互相帮工。即使如此, 一年自己投入的工也要 100 天左右,折合成人民币,一天仅 3 元。茶叶,一亩一年农药、肥料要 240 元(按现在农民常用的农药、化肥) ,首春茶一般可以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斤茶青, 一斤 10元, 二春茶摘 30斤, 一斤 3-4元, 三春茶摘 40 斤,一斤 3-4 元。如果一家的茶园面积不大,一般可以自己采摘, 如果要雇人采摘,一般摘一斤茶青工钱 7-9 角。如果不雇工,总的来算,一亩茶园一年也仅赚 80 元,还不算自己花的工。药材以太子参为例,一亩种要 100 元,农药、肥料 40 元,一般挖 1 担,以现在的市场价 600 元/担, 一亩赚 460 元。这当中所花的人工都是自己的。如果雇人挖太子参,一般一天 35 元,而太子参从挖地到挖太子参都十分费工, 只亏不赚。从当前农村的这三种主要产业来看, 似乎陷入了一个悖论, 我们的农业优势产业应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事实上这几个产业如果超出自家劳动力所能承受的极限,
感悟三农——挂职驻村的感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