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皖麦20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皖麦20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本文介绍了皖麦203在太和县近几年种植的高产表现,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精细整地、药剂拌种、精细播种、及时查苗补缺、中耕松土、水分管理、肥分管理、预防倒春寒、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5 kg/hm2。农家肥与磷、钾、锌肥全部作底施,氮素化肥的60%底施、40%在拔节期追施。追肥一般掌握在群体叶色褪淡、基部第一节间定长、小分蘖开始死亡时施用,一般在阳历3月底至4月初。群体偏小、苗情偏弱、茎蘖数不足的田块可适当早施,群体偏大、麦苗旺长的田块推迟到孕穗初期施用。一般趁雨追施,~ kg/hm2。注意雨后不要再施肥,防止尿素附在麦叶上灼伤叶片。如果天气干旱,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8 预防倒春寒
随时收听天气预报,在寒流到来之前,及时进行浇灌预防冻害,也可以采取熏烟、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叶面肥等防冻剂减轻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速效肥或喷施叶面肥,如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或美洲星、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促进小麦恢复生长。 9 病虫草害防治
小麦返青拔节期间,注意查治小麦纹枯病、麦蜘蛛、麦蚜等病虫害。在小麦纹枯病病株率达到20%时,可选用24%噻呋酰胺悬乳剂300 mL/%烯唑醇可湿性粉剂750 g/hm2加水450~600 kg/hm2喷雾防治,同时加24%抗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5 g/hm2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 g/hm2进行综合防治;麦蜘蛛达到每1 m行长600头的麦田,%联苯菊酯乳油750 mL/hm2喷雾防治。
后期田间管理应搞好“一喷三防”。“一防”主要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赤霉病又称红麦头、烂麦头,危害规律一般是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阴雨天气,极易引起赤霉病发生和流行,防治关键是要抓住抽穗扬花期,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持效性较好的农药预防[3],可用15%丙硫菌唑·戊唑醇悬乳剂1 200~1 350 g/hm2或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600~750 g/hm2兑水450 kg/hm2,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如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阴雨多,第1次施药提前到齐穗期,间隔5~7 d,再施第2次药,坚持“一次施药不动摇,二次三次看需要”。白粉病通常于孕穗期至抽穗期病株率达20%时施药,%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750 g/hm2或20%三唑酮乳油750 mL/hm2兑水450 kg/hm2喷雾,重病田间隔5~7 d再喷1次。早期防治,要注意喷到植株中下部叶片上,以铲除菌源控制流行,小麦抽穗后则重点保护上部的功能叶。小麦锈病的防治,做到“防治一点,控制一片,点片防治与普治相结合”。%~%时立即进行普治,%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0 g/hm2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 mL/hm2兑水450 kg/hm2喷雾防治。“二防”主要防治小麦蚜虫。当麦田蚜虫数量达到500头/百株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450 g/%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750 mL/hm2兑水450 kg/hm2喷雾防治。“三防”是防早衰,就是预防干热风、旱涝灾害。通过叶面喷肥,可

皖麦20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刘备文库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4-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