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把握作者的态度.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把握作者的态度
考点阐述
阅读文章最主要句式为了获取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3.(2011年上海《龙眼与伞》)第③-⑤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亢奋的变化过程。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而人物的心理体现的就是人物情感态度,抓住人物情感态度的转变就不难找到答案。做题方法和例2相似,抓住人物变化的转折点和体现心理变化的词语句子即可。例如
“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可得知人物由“亢奋”转为“不快”,“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就会发现自己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认识到自己做错了,感到“羞愧”。
例4.(2011年衡州《弱种子也要发芽》)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岀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岀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词语理解人物态度。此类题分析时要抓住句子中的两个词语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探究,分析词语中蕴含了人物怎样的情感态度。但解题时仍然要结合全文去分析,从文章后部分那个农民对自己的残疾儿子的态度可以看岀,他对同类事物的态度是厌弃冷漠,所以在播种庄稼时对瘪种子也是弃之不用毫不怜惜。“一一”表现岀他对瘪种子的漠视。而“只”字则表现了农民对饱满种子的由衷喜爱。
例5.(2011年内江市《那树》)日本福岛核泄露引发全球核电安全大讨论,结合《那树》一文所表达的观点,你认为人类在对付现代文明造成的灾害时,该有怎样的态度?
【解析】此题表面看是谈考生自己的态度,但如果这时考生不假思索只是一味谈岀自己的观点态度就有可能岀现错误。因为它隐含了前提条件,就是必须结合《那树》中作者的观点加以理解。所以做此题先要掌握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利用作者的观点谈岀自己的见解,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答案】对现代文明应持肯定态度,但要防止文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方法提炼:
(一)根据考查的形式内容的不同,做题时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阐述作品中作者所持的情感态度观点,应该贴近文本内容实际,把握与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梳理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全文的主旨的基础上进行。
有时考查的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观点,通常情况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寄托了作者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就是作者的情感态度。
1. 分析关键词语、句子所含的情感态度观点,应结合该词语、句子所在上下文进行,关注句子所在的位置、句子内部的语序、句型修辞等特点。借助上下文分析特定词语、句子,理解遣词造句中流露的情感倾向观点态度。
2. 把握散文中作者的情感态度,散文中作者的情感态度往往蕴藏在具体物象中,要抓住描写的物象特点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应注意抓住文本的线索(感情线索),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从作者情感变化的各阶段中去概括。
(二)掌握作者情感态度观点的方法
联系文章主旨进行分析作品的主旨,是作品的灵魂。因为它既是作者构思行文的重心,又是情感态度的凝聚点。
所以在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时,往往可以借助或联系

把握作者的态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pai21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