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陈祥)
2
3
4
(二)针对性价值。针对性是实施德育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全面和多角度地展开研究,同时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成一项研究工作,选择好科学的方法是研究成功的一半。为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针对课题的特征,课题组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构建指导实践的理论支撑
我们运用文献研究法的收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学习了与该课题相关的职校生德育及管理的理论,国内外学校教育中德育的现状,德育研究的成果现状等,帮助课题组确立了研究方向,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论证依据,提高了研究效益;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修养,对拓展研究人员的研究思路,提升研究的基础,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题研究的创新性,避免研究中的重复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二、零次文献研究帮助课题组在个案研究中积累第一手文献提供了帮助,增强了研究的真实性、历史感。一次文献研究也为课题组积累研究经验和历史资料提供了帮助,促成课题组研究成员养成科学、严谨的教育科研作风。
(2)行动研究法。制定研究计划后,实施教育德育行动。主要体现在课堂德育改革时,先是从课程内容的整合入手,着眼于显性的物质层面的改革;在改革中逐渐发现,仅只在课程内容层面注意德育内容的补充和渗透还远远不够,于是子课题组决定修正方案,在教师与班主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注意隐性德育理念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功效。
(3)个案研究法。对不同的学生施教的方法不尽相同,同样,不同的教师实施德育培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在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班会活动中德育素质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或主要步骤
(一)研究目标:
1.了解高职院校德育的基本方法与学生的需求;
2.研究当前高职德育的改革走向与恰当的选择;
3.从实践出发研究有效的德育方式与管理模式。
(二)研究内容
1.高职院校德育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2.学生眼中的高职院校的德育方式及相关因素分析
3.对社区学院和高职德育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4.对“我喜欢的德育方式”在高职生样本中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6
5.高职院校德育管理的模式创新
(三)主要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分为四个阶段。在各个发展阶段中,我们在课题组的领导和实验班级实施中,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阶段研究计划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
第一阶段: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为立项筹划阶段。
在本课题立项筹划阶段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召开课题小组会议,学习课题材料,选择确定研究课题,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召开课题研究小组会议,选择确定研究人员和实验教师;研究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填报课题研究《申报审批表》;向学生发放调查表了解德育现状。
第二阶段:2011年01月至2011年2月为开题准备阶段。
本研究阶段,我们所做的研究工作主要有:绘制课题研究整体推进表和阶段研究计划;召开课题“开题会”,通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阶段研究计划,通过研究人员和实验教师;举办实验教师培训班,比较系统学习政策、法规和德育理论;深入基层组织德育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研究制定“研究实践阶段”研究计划;提出初步德育创新方案及管理模式。
第三阶段: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为研究实践阶段。
本阶段是课题研究的重点阶段,我们做的研究工作主要有:结合德育和研究实践,分年级整体构建各新型德育方式的培养目标、基本内容、基本途径与方法体系;定期举办实验教师培训班,不断为实验教师充电、提高科研能力与水平;适时组织召开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专题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推进课题研究实践;开展征集评选课题研究论文、德育案例、系列德育活动方案等阶段成果活动,推荐有理论高度、指导德育实践的优秀阶段研究成果参加上级优秀科研成果的评选,调动研究人员和实验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通过实践及学生调查反馈调整德育方式及管理模式。
第四阶段:2011年11月至2011年12月为筹备结题阶段。
本阶段的研究工作主要有:深化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梳理研究资料,组织相关人员撰写结题报告;填报结题申请书、结题鉴定书,申报结题。
具体地说:
研究报告(陈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