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方法,学习
课程学习指导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主题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质量。
就总体而言,新课程实施十年来,课堂教学改革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和实质性的进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和所受到的最强烈的批评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的颁布,提高质量和减轻负担被列入国家的战略教育主题。提高课堂有效性是解决这一战略主题的不二选择。各地教育教学改革都因此把重心聚焦于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核心问题。
有效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教学?课堂有效教学有没有共同的要素、程序和步骤?讲授、指导、设问、调控(管理)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行为,不管是哪种课堂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它们。所以,如何保证这些行为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课程意义:
1. 永恒性
①“吾生而有涯而知而无涯”,学校教育的基本矛盾;
②有效性是学校教育的本源问题,基本特征、隐性标识;
③所有的教育改革的目的都是追求有效、更加有效。
2. 时代性
①课程改革:“课改”→“改课”;
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质量和减轻负担;
③有效教学: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核心问题。
学习目标:
1. 情意维度
①关注、兴趣
②意识、责任
2. 认识维度
①全面性、系统性
②本质性、深刻性
3. 实践维度
①学以致用
②反思提升
正文:
有效教学的方法(技能)
余文森(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讲授、指导、设问、调控(管理)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行为,不管是哪种课堂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它们。所以,如何保证这些行为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一节有效讲授
一、讲授法的利与弊
讲授作为一种方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讲授法是一种传授型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讲授法是一种接受型的学习方式。
(一)讲授法的利
1. 讲授法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讲授法具有两个特殊的优点,即通俗化和直接性。教师的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和轻松的事情;讲授法采取定论的形式(而不是问题的形式或其它形式)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这比学生自己去摸索知识可少走不少弯路。所以,讲授法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简捷和高效两大优点,这也就是讲授法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里,采用讲授法能有效地保证让绝大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人类花费漫长时间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奥苏伯尔说得对:“学生获取大量整体的学科知识,主要是通过有意义接受学习、设计适当的教材和讲授教学实现的。”
2. 讲授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体系的一个蓝本,不仅汇集着系统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蕴藏着许多其它有价值的内容,如学科的思想观点、思维方法以及情感因素。但是,由于教材的编写要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来说,不仅知识本身不好读懂,其所潜藏的内涵更是不易发现。而教师由于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深邃内涵。所以,正是借助教师的系统讲授和透辟分析,学生才得以比较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从而不仅学到学科的系统知识,而且还领会和掌握了蕴含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和情感因素。这样,学生的学科能力也就得到了全面提高。
3. 讲授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得到远比教材多得多的东西
任何真正有效的讲授都必定是溶进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流露出教师内心的真、善、美。所以,讲授对教师来说,不仅是知识方法的输出,也是内心世界的展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感染和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可以说,它是学生认识人生、认识世界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
4. 讲授法是其它方法的基础
从教的角度来说,任何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讲”,其它各种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与讲授相结合,只有这样,其它各种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所以,可以认为,讲授是其它方法的工具,教师只要讲得好,其它各种方法的有效运用才有了前提
有效教学的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