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占巴士底狱》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才能:
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知道《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的意义。知道吉伦特派的统治和处死路易十六的相关史实。理解法国大革命最初成功的含义。培养学生史实归纳的才能。思想解放。如:商鞅变法前的百家争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从中认识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革无一不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引导学生进展考虑和分析,懂得通过史料和课本中提供的信息来认识历史,
比较历史。 (精品文档请下载)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出现高潮。启蒙思想家猛烈鞭挞专制王权和神权,,使民主、法制等思想深化人心,并提出了三权分立等一整套政治设想,,并不断把革命推向高潮的重要原因。 (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三、路易十六的腐朽统治, 使社会矛盾非常锋利。
资产阶级和广阔人民群众在政治上毫无民主权利,经济上又遭受惨重剥削,和特权等级之间形成了锋利矛盾。
第四, 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被迫召开三级会议,成为革命爆发的导火索。
(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1、三级会议中的斗争.
出示三级会议的概念。三级会议是洛议机构,是国王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而召开的。但这次三级会议的召开,却使资产阶级和广阔人民有了进展政治斗争的合法途径。他们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在三级会议中和国王展开斗争。尤(精品文档请下载)
其是在人民群众支持下,第三等级的代表单独组成国民议会,后又改为制宪议会,,直接导致革命爆发。
2、攻占巴士底狱。 (精品文档请下载)
巴黎人民在1789年7月14日,攻占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一一巴士底狱,这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随后,全国各地都爆发了人民起义,各地政权相(精品文档请下载)
继被起义者接收,这从根本上动摇了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但并没有彻底推翻. (三)君主立宪派的革命措施
1、君主立宪派:君主立宪派主要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利益, 主要是一些银行家和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他们在制宪议会中占统治地位,因此革命开场后首先掌握了政权。君主立宪派是民主力量的代表,因此主张制定宪法,限制王权;但他们社会地位较高,和波旁王朝关系亲密,因此又主张保存君主制,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2、君主立宪派的革命措施。 (精品文档请下载)
制宪议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废除封建特权的法令,通过《人权宣言》,公布《1791年宪法》。引导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史料来理解。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把启蒙思想中的人权、法治等观念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作为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原那么。彻底否认并摧毁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1791年宪法》规定了法国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确保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合法性。 3、对君主立宪派的评价. (精品文档请下载)
从英美等国的革命过程来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主要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原那么。这些任务在君主立宪派当政时根本完成,后来的革命进程只是进一步稳固和深化这一革命成果. 因此, 君主立宪派是法国大革命的奠基者,奉献
《攻占巴士底狱》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