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和最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2.树立对别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在阐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难点:苦乐观的深化内涵。
一、新课导入
苦和乐是一种人生观《最苦和最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2.树立对别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在阐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难点:苦乐观的深化内涵。
一、新课导入
苦和乐是一种人生观,.(师生互动)
看样子,正确的“苦乐观”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生活中最苦和最乐的事情是什么呢?请看课文《最苦和最乐》,看看梁启超先生是怎么说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知人论世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进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1889年中举人。 1898年参和戊戌变法。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快读——整体感知
“快读"的方法,考虑人生到底什么事最苦?人生到底什么事最乐?(学生默读两分钟后交流)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假设于身上背着一种将来的责任。
什么事最快乐呢?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2。什么是责任?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责任:份内应做的事情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
应该像“君子”那样,“把种种责任来揽到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4:根据以上问题,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阐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自然段)阐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