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设想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金融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力量,同时也为金融业转型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本文通过全面分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梳理研判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总结提出金融程度。但目前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知识水平较为匮乏,急需补齐精神文化和农业知识的短板。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够通过支持农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信息技术和渠道优势,为涉农企业、广大农民提供综合信息、咨询、培训等社会公众服务,促进涉农企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营造求知向上的文明乡风。
2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政策性担保体系。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推动成立政策性担保公司,强化分险增信功能,支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在法规允许、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担保放大倍数,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使农业主体获得低费率甚至零费率的融资担保服务,建立政府、银行、融资担保机构共同参与、合理分担风险的可持续合作模式。二是创新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成立由省级政府牵头,社会各界资本共同参与的支持乡村振兴专项基金,对贷款损失按一定比例进行风险分担。同时,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作用,提高风险缓释能力,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风险防控能力不足的问题。三是建立乡村振兴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整合财政、扶贫、农业开发、教育、水利、交通、国土等资金,统一集中使用,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四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财税部门对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的利息收入实行所得税和增值税优惠,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
继续推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实现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功能互补、相互协作,规范非持牌金融机构、民间金融、互联网金融有序发展。引导大型商业银行稳定县域网点,下沉金融服务,拓展服务半径;指导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明确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强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作用;强化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支农主力军地位;鼓励证券、保险机构在县域增设网点,支持扩大直接融资,大力推广农业保险;加快建设全国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进相互保险试点,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增加涉农金融机构供给,规范民间金融,通过市场机制实现适度竞争,降低“三农”融资成本,提高可获得性。
一是完善农村物权流转交易平台,实现农村物权融资功能。建立完善农村物权评估、登记服务、流转交易的一条龙服务机制,加快增信和风险补偿制度执行落地。二是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农户和农村企业综合信用档案,加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力度,营造“守信受益、失信难行”的良好农村信用环境;加大农村金融案件执行力度,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安全;强化依法行政,出重拳打击逃废债行为。三是完善农村支付体系和支付工具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向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帮助其实现有效的资金配置和风险管理。四是根据形势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坚决打击各种非法集资,落实投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设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