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四章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四章学问点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有三种: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吞噬病菌)和血小板(解析:本题意在考查人体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以及人体对外界低氧环境的适应。正常的成年男性各项血常规应为:RBC(~)×1012 /L,WBC(4~10)×109/L,HB120~160g/L,PLT(100~300)×109/L。而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由于长期适应低氧环境,机体内红细胞数量会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答案:B
将簇新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B、D两支试管中放入抗凝剂。下图是静置24小时后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凝剂的作用和血液的成分。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会自然分为两层,上层是血浆,下层是血细胞,而不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则会出现凝固现象,凝固后的血块四周渗出的液体是血清。
答案:C
取少量簇新的家畜的血液,倒入培育皿,凝固以后视察到的现象是( )。
,背面颜色暗红
,背面颜色鲜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血红蛋白的特性。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呈鲜红色,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别,呈暗红色。而培育皿正面暴露在空气中,氧的含量高;背面接触不到空气,且血细胞短暂存活消耗,氧的含量低。因此,正面鲜红色,背面暗红色。
答案:A
与对应的静脉相比,动脉的主要特征是( )。
①管壁较厚 ②管壁较薄 ③弹性大 ④弹性小 ⑤管腔大 ⑥管腔小
⑦管内血流速度快 ⑧管内血流速度慢 ⑨不具瓣膜 ⑩常具瓣膜
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⑩ C.①③⑥⑦⑨ D.②④⑤⑧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动脉与静脉血管的结构特点,以及血流速度等方面的区分。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部分的血管,管壁较厚,管腔小,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通常无瓣膜,动脉瓣是属于心脏的瓣膜。
答案:C
学好初中生物的方法
听讲
许多优秀学生的阅历都说明白一个共同点,即学生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我们的学习过程,事实上是解决一种冲突,即已知与未知的冲突,通过学习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现,我们再来完成这个转化过程。
而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应当是很顺当的。有许多学生就是课上仔细听讲,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总有些人,课堂上不仔细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白白奢侈掉45分钟,反而在课下再花时间去完成转化,此时已没有老师的指导,只有课本上的内容,明显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如此花双倍或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就是常说的事倍功半。只要我们把主要功夫下在课上,那么,课下的负担也就会减轻,而且学习效果也会提高,时间上也会更加充裕,这就是常说的事半功倍。所以,听讲这一步骤是极为关键的。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四章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