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药物分析杂志.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药物分析杂志
查阅方法
图书馆三楼
1982-2009 年所有《药物分析杂志》都在301
图书馆检索 R9—1441
最新药物分析杂志 中文期刊阅览室
第七届编委名单
 
名誉主编 涂国士
主编
  13 傅小勇,梁文藻,涂国士.元胡生物碱的化学研究5.元胡季胺生物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分析杂志,1986,6:195.
  14 傅小勇,梁文藻,涂国士.元胡生物碱的化学研究1.东阳元胡块茎中的生物碱的化学研究.药学学报,1986,21:447.
  15 傅小勇,梁文藻,涂国士.元胡生物碱的化学研究6.元胡叔胺生物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学学报,1986,21:527.
  16 朱永新,严克东,涂国士.麦冬中高异黄酮的分离与鉴定.药学学报,1987,22:679.
  17 曾伟光,梁文藻,涂国士.苦地丁生物碱的薄层光密度测定.药物分析杂志,1987,7:323.
  18 俞波,郭希圣,涂国士.麝香雄甾烷化合物的高效薄层定量方法的研究.药物分析杂志,1988,8:337.
  19 朱永新,严克东,涂国士.生脉散复方制剂的化学研究1.生脉散中北五味子有效成分的薄层光密度法测定.药物分析杂志, 1988,8:71.
  20 涂国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8年英文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21 傅小勇,贺正全,梁文藻,涂国士.延胡索分类的化学证据.云南植物研究,1989,11:193.
  22 刘敬,梁文藻,涂国士.党参中蒲公英萜醇及其乙酸酯、木栓酮和豆甾醇的薄层光密度法测定.药物分析杂志,1989,9:227.
金少鸿
金少鸿,1946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中共党员。
1970年至1978年在西安市药品检验所工作,
1978年至1980年就读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
1980年至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加拿大卫生福利部药物研究所从事抗生素质量分析研究,
自1982年起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抗生素室工作,其间于1989年至1992年作为国家高级访问学者在意大利卫生部高级卫生研究所从事细菌耐药性机制的研究。
自1984年担任抗生素室主任、1997年担任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副所长以来,主要负责药品质量检定和科研工作。同时担任博士生导师,为抗生素质量分析培养了多名高级科技人才,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培养年轻人。2009年11月25日,国家药监局解聘金少鸿中检所常务副所长、国家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主任职务。金少鸿研究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开创精神,在从事抗生素质量分析研究30年中,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为我国抗生素质量分析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金少鸿同志从事抗生素检定工作30多年,是目前抗生素方面的专家,担任中国药学会理事、中国药学会抗生素分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农业部兽用药品审评委员、WHO西太区耐药性监测网监测员、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典和药品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时,兼任《中国抗生素杂志》、《药物分析杂志》、《中国药事》、《中国新药杂志》、《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等杂志编委,在国内外医药界享有很高声誉。
  金少鸿研究员多年从事抗生素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在红霉素的质量研究中发现了国产红霉素的效价一直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红霉素中存在生物活性低的红霉素C组分,经与同事们共同研究,建立了红霉素中红霉素C组分的检测方法,促进了红霉素的工艺改进,使中。乙酰螺旋霉素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研制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仿制成功,由于当时的分析技术所限,自1967年至1986年日本标准中一直误认为该品种仅含二个组分,经金少鸿研究员组织研究发现乙酰螺旋霉素主要含有四个组分,使日方纠正了《日本抗生素药品基本解说》多年来对该品种组分上的错误规定,同时也纠正了我国原地方标准的错误,通过组织乙酰螺旋霉素随机双盲临床研究,证明国内外乙酰螺旋霉素的质量和疗效是一样的,为乙酰螺旋霉素国产化提供了科学依据。金少鸿研究员近年参与了硫酸依替米星、必特螺旋霉素、克拉霉素、他唑巴坦等国内一、二类新抗生素质量标准和原始基准品的研究和制定,为我国抗生素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金少鸿研究员在抗生素的质量研究工作中密切注意与临床安全有效相结合的研究工作。他参加主持并完成了青霉素过敏反应研究和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质量与过敏反应关系研究的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通过与同事们共同潜心研究找到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引发过敏反应的主要过敏原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

药物分析杂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我是药神
  • 文件大小1.18 MB
  • 时间2022-05-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