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玛津第一组
1)关于杂草
益处-----覆盖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壤养分淋失,增加生态系统中的物流与能流,稳定生态系统.
害处-----可与作物争夺养分、水分、阳光和空气,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降理场所处置。
西玛津
将水,三聚氯氰和硬脂酸钠盐加入到反应罐,温度保持在0℃。加入乙胺水溶液,反应温度上升到18℃,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物升温至7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搅拌2h,反应结束后离心过滤,干燥、粉碎得西玛津原药。
因为三聚氯氰与水微溶,易分解三聚氰酸,同时放出氯化氢气体 。所以通过这种合成方法合成的产率一直不是很高,但有水溶剂价廉,且反应结束没有溶剂回收问题等优势。
价格 规格
三聚氯氰 95%
硬脂酸钠盐 18元/kg
氢氧化钠 99%
乙胺 70%
成本: 10×+×+×=(按生产一公斤西玛津算)
药剂性质
三聚氯氰(C3N3CL3),又称三聚氰酰氯、氰尿酰氯,外观为白色粉末,在空气中不稳定,有挥发性和刺激性,熔点145.5 cI=,相对密度1.32,溶于苯、热乙醚、丙酮、乙腈、二氧六环、乙醇、醋酸、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遇水及碱易分解成三聚氰酸,同时放出氯化氢气体。
乙胺水溶液
呈碱性,化学性质和甲胺相似,
①与无机酸、有机酸、酸性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等作用具有一定熔点的盐。与铜、银等重金属生成络盐。
②与酰氯、酸酐等发生酰基化反应,生成N-取代酰胺。与羧酸生成的盐再经脱水也生成N-取代酰胺。与苯磺酰氯反应生成N-取代苯磺酰胺。与卤代烃、醇、酚或铵盐等羟基化试剂作用,氮上的氢原子可以被羟基取代。在乙胺水溶液中通入Cl2 生成N,N-二氯乙胺。
③与氰酸、二硫化碳、腈、环氧化物等发生加成反应。伯胺与脂肪族或芳香族反应,脱水生成schiff碱。
④与Grignard试剂反应,生成烃。
对光不稳定,在140~200℃时经紫外线照射,分解生成氢、氯、氨、甲烷和乙烷等。490~555℃于低压下进行热解,生成氢、氯、甲烷等。
以有机溶剂氯苯等为溶剂,在30℃以下进行一取代反应,然后加入液碱进行二取代反应。在50℃下,保温反应1h,用水蒸气蒸馏,回收溶剂,过滤、干燥、粉碎加工,得西玛津原药。
该合成方法产率较高,但溶剂的回收不方便。
成本和第一种相似,只是多了个氯苯的价格为18元/kg。加入少量即可。所以和第一种相差不大
乙胺兼做缚酸剂,加入量的1/2在反应中生成乙胺盐酸盐,需加碱中和:
中和游离出的乙胺与一取代物继续反应,生成西玛津。
+
+
+
50℃
+
0~5 ℃
药物性质
氯苯
常温下不受空气、潮气及光的影响,长时间沸腾则脱氯。蒸气经过红热管子脱去氢和氯化氢,生成二苯基化合物。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过氯酸银、二甲亚砜反应剧烈。
急性毒性:LD502290mg/kg(大鼠经口);1445mg/kg(小鼠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亚急性毒性反应有肺、肝、肾病理组织学改变。
以四氢呋喃作溶剂,三氯三嗪与乙胺,碳酸钠,摩尔比1:2:2,在50~60摄氏度反应2小时,过滤,蒸除溶剂。
该方法产率较高,但反应物受到外界因数如光照,温度等较大,不容易储存。比较危险,不易长时间储存。且污染较重。不适宜连续生产
四氢呋喃:
易燃。与酸接触能发生反应,在加压下与氯化氢作用生成1,4-二氯丁烷。不加稳定剂暴露在含氧环境下易形成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3%-11.85%(vol)。由于四氢呋喃中氧原子配位能力很强,并且沸点较高,故可以用于合成格氏试剂(氯苯,氯乙烯和镁只有在四氢呋喃中才能生成格氏试剂),有机锂试剂(但能被游离的叔丁基锂分解,故游离的叔丁基锂只有在环己烷,石油醚中才稳定存在)。同时由于一些无机盐(如氯化锂,氯化铬,氯化钴,氯化镍,溴化钾,硝酸铵,高氯酸钠,高氯酸锂等)和常见的季铵盐(四甲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乙基氯化铵等)也溶于四氢呋喃,故也可以用于有机配合物
西玛津第一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