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诸葛瞻简介
人物生平
早年经验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瞻诞生。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非常机西蜀长老考证,听说陈寿曾经在诸葛瞻手下任职时受辱,所以在《三国志》中诬陷诸葛瞻,把不能阻挡黄皓的过失归咎于诸葛瞻身上。
历史评价
诸葛亮:“瞻今已八岁,聪明得意,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钟会:“巴蜀贤智文武之士多矣。至於足下、诸葛思远,譬诸草木,吾气类也。”
干宝:“瞻虽智缺乏以扶危,勇缺乏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司马炎:“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
山涛:“郿令诸葛京,祖父亮,遇汉乱分隔,父子在蜀,虽不达天命,要为尽心所事。”
慕容镇:“昔成安君不守井陉之关,终屈于韩信;诸葛瞻不据束马之崄,卒擒于邓艾。”
陈普:“父自耕田母自桑,受天命与汉同亡。百年魏晋烟云散,千古隆中日月光。”
陈世崇:“孔明之子瞻、孙尚战死,张飞之孙遵,赵云次子广亦战死,北平王谌哭于昭烈庙,先杀妻子乃自杀,魏以蜀宫人赐将士,李昭仪不辱自杀。禅不特愧于将士,亦且愧于妇人矣。 ”
郝经:“及其遂亡,昭烈之一孙、孔明之一子及孙慨然赴义,与国俱灭,巍巍义烈,高视两京,五百年所无有也。壮哉谌也!后主为有愧矣。勇哉尚也!过夫瞻矣。”
孙奇逢:“考蜀之亡也,关氏后彝一门,歼于庞贼之手。外更得八人焉,北地王谌、武侯子瞻孙尚、张飞孙遵、赵云子广、傅彤子佥、李恢侄球,皆所谓不愧其先者也。”
王应麟:“朱晦翁欲传末略载瞻及子尚死节事,以见善善及子孙之义。南轩不以为然,以为瞻任兼将相,而不能极谏以去黄皓,谏而不听,又不能奉身而退,以冀主之一晤,可谓不克肖矣。兵败身死,虽能不降,仅胜于卖国者尔。以其如同此,故书子瞻嗣爵,以微见善善之长。以其智缺乏称,故不详其事,缺乏法也。”
罗贯中:“苍天有意绝炎刘,汉室江山至此休。诸葛子孙皆效死,成都卿相尽添
愁。”“智谋虽不扶危主,忠义真堪继武侯。古往今来多少泪,行人哀怨哭坟丘。”
王士祯:“吴汉分龙虎,终怜石子冈。何如绵竹战,父子死堂堂!”
赵文濂:“瞻、广、秀夫、世杰事迹,焜耀史策。后之论者,莫不仰其风,高其志,想见其为人。”
毛宗岗:“诸葛瞻父子受命于大事既去之后,而能以一死报社稷。君子曰:武侯于是乎不死。盖战死绵竹之心,亦秋风五丈原之心也。使当日甘心降魏以图苟全,那么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家训,不其有愧乎?故瞻、尚亡那么武侯存。”
蔡东藩:“诸葛瞻不依黄崇之议,让敌深化,猝至战死,是咎在诸葛瞻。”
纪念墓祠
绵竹诸葛瞻父子墓祠〔又名诸葛双忠祠〕,是四川省重要的蜀汉遗迹之一。它与成都武侯祠遥遥相对,都是为了纪念诸葛一门“三世忠贞”而建的。在成都武侯祠大殿内供奉有诸葛亮祖孙三代于一堂的塑像,而绵竹双忠祠原有的塑像也有祖孙三代,前殿祀诸葛瞻父子,启圣殿祀诸葛亮。成都、绵竹两处祠堂展示了诸葛亮祖孙三代忠贞无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高风亮节。
在成都武侯祠大殿内供奉有诸葛亮祖孙三代于一堂的塑像,而绵竹双忠祠原有的塑像也是祖孙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后人景仰,多有题咏。在成都武侯祠殿壁嵌有清代安岳令洪成鼎题《乾隆壬辰秋月过绵竹吊
诸葛瞻诸葛瞻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