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英语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9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近些年来,在七年大的区别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主要凭士子的名望和门弟。开科考试录取标准是士子的考试的成绩,注重的是考生的才学和能力。
③唐太宗:唐太宗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唐太宗时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还增加了考试的人数。例如,进士科考试,每年应试的人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的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由于就举的人多,而录取的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是很年轻的了,仍被看作 少进士 ,终身不第的人居多数。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正因如此,进士及弟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 登龙门 。一旦考中就飞黄腾达,所谓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
④武则天:增加了考试科目。殿试:武则天在宫殿亲自面试考生。武举:考察武功和骑射。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9
⑤唐玄宗:诗赋成为主面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考试比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有哪些进步?联系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可以通过下面的问题提示学生思考)
①某单位招聘职员,有一百人要参加,而只能录取十个人,如果你是考官,你会考试哪些因素,进行哪些测试? 科举考试也是贯彻 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行竞争、择优取仕 的原则。让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如果没有考试,你会不会认真读书? 科举制把 读书-科举-做官 连为一体,所以要做官就得读书,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如果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你会怎么做? 科举制十分重视读书人的基本功,特别是书法和文采。读书人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就得在这方面下功夫,所以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特别是书法和文学)的发展。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9
总结: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出示两组材料: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9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讨论:这里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从这两则材料能反映出什么问题?
作业:课后作业
初中历史教学故事选择原则
一、历史故事选择的原则
,符合历史本真。
梁启超曾说: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强调真实性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同样也是历史教学不可打破的底线,更是选择历史故事必须遵循的原则。所以,教师在编选历史故事的时候,要做到以史实为依据,要有据可考。对于野史、传说与道听途说的故事情节是不能进课堂的,这极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历史观。即便是为了增强故事的生动性所采取的虚构与想象,也不能信口雌黄、夸大其词。应该以史实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想象,尽量展现历史的本来面目。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9
,服务课程目标。
历史故事的主要作用是为教学服务的,故事是手段,教学才是目的。历史故事不能脱离教学目标,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我们不能为了博得学生一笑而选择低俗的故事,我们也不能把历史课演变为故事会。历史故事的主要目的是以故事为依托,落实课程目标,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师要在准确把握课程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紧紧围绕突破教学重难点而选择故事。通过故事,把复杂的问题变为简单的问题,把抽象的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94838662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