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科学的未来
第 2 页
思维科学的未来
钱学森(1911~ ),应用力学和系统工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主要著作有:《工程控制论》、《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和《关
思维科学的未来
第 2 页
思维科学的未来
钱学森(1911~ ),应用力学和系统工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主要著作有:《工程控制论》、《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和《关于思维科学》等。
现在,我们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思维科学对于这么重要的一个问题,到底能不能作什么贡献?
这个问题涉及到前几天我们在这儿召开的一个会,“第五代计算机专家讨论会”。日本人在前几年提出来搞第五代计算机,说它那个第五代计算机、比起现有的电子计算机有许多突破,比如说,包括图像信息处理系统,就是计算机能够认识图像。还有一个知识信息处理系统,那就是知识库里的东西,机器都能利用。,再一个就是专家系统,最后是把这些东西系统地结合在一起,并与逻辑计算结合起来,组成一个体系。这么一个体系要是能够做出来,那就不叫计算机了,它比计算机更广阔多了,我以为可以叫智能机。因为计算机,就是算么,充其量就是把上升到科学的那一部分知识利用起来,前科学的、经验的那一部分没办法算,那不是个推理的问题,是形象(直感)思维的问题。
前面我讲了,图像处理系统里有经验的成分,经验也是知识。所以知识要比科学的范围广得多。专家系统更是这样。专家系统就是专家的经验,比如说,有了一、二、三,就有九。
第 3 页
那是说头发都白了,还在那儿念书,没完没了的。现在有办法了,不记也没关系,可以通过现代的电子设备,供你调用。怎么是小事情?
当我们讨论、建立了现代化情报科学技术、图书馆文献和档案信息体系之后,让我们想一想,这将是多大的变化。向来一个人自一生下来,都得用脑子记住以前人类和自己社会实践经验产生的知识,对于一个脑力劳动者来说,更是如此。古人夸一个学者,说他博闻强记,可见脑子里记住学问的重要性。每个人记得住的东西虽然不同,有些人多,有些人少,但总是有限的。比起人类千百年积累起来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所以前人也说皓首穷经。在将来,我们将从这样一个繁重的脑力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查阅资料可以做到如同自己脑子里记得它一样方便,那就不要去费脑子记了。用计算机的终端就可以了。如果我们再深思一步,什么是情报资料、图书馆文献档案,它包括不包括文字?当然包括。它包括不包括绘画?包括。它包括不包括音乐、乐谱、录音、录像等等?当然也包括。而且包括文物档案,甚至通过全息摄影,它可以包括造型美术,如雕塑等等。那么,我们所设计的信息体系科可以包括全部人类千百年创造的、而且还在不断地创造的精神财富。这全部的精神财富又可以由我们一个人随手调用和享受。这不仅能把我们从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伟大的新世界,一个从来没有的高度文化的新世界。这难道不是翻天履地的变化吗?脑子不要花在记忆上了,将有可能把智慧集中到整理人类的知识,全面考察,融汇贯通,从而搞更多的更高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人将变得更聪明,人类的前进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刚才讲的这些说明,如果不搞智能机,那么我们将会被人类创造
第 5 页
的大
思维科学的未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