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防误闭锁学习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四十八页。
电气防误闭锁学习课件
第二页,共四十八页。
一、由“防误”引出的重要话题
1、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断路器、负荷开关、接触器合闸状态不能操作隔离开关。)
2、统电气五防相比,微机五防具有以下优点。
(1)微机五防系统一般不直接采用现场设备的辅助接点,接线简单。通过五防系统微机软件规则库和现场编码锁具实现防误闭锁。
(2)微机五防系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写相应的"五防"规则,可以实现较为完整的"五防"功能。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八页。
系统采用的防止电气误操作的方法
首先本系统有一系列防误锁具,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电气设备在其操作机构上或电气操作回路中安装防误锁具,不容许非法的和不符合电气操作规程的的操作动作发生。该锁具有其唯一的编码序号,并且可以向电脑钥匙提供编码信号和所监视设备的工作状态。
其次在系统后台主机上将一次系统的电气设备和其相对应的锁具编号通过数据库关联起来,在进行电气设备的操作之前主机通过采集RTU或综合自动化的实时遥信信息,以及原先电脑钥匙返送的一次设备信息,使主机的五防图与现场电气设备的实际状态保持一致。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八页。
在此基础之上操作人员根据操作任务的要求在五防图上模拟操作过程,主机软件自动利用规则库对每一步骤操作检验其合理性,如果违反操作规程,主机立即报警,如果符合操作规程则生成一步操作票。每步有效操作票的内容(不含提示性操作)有动作形式、操作对象、操作结果、锁的编号或其他提示性的内容。在模拟结束后自动生成完整的操作票供查阅、打印。然后传送给电脑钥匙。操作人员用下装了操作票的电脑钥匙,到现场按照它的各种文字提示按正确顺序和锁号打开锁具,然后再将相应的设备操作到所要求的位置,检查电气设备的最终位置满足操作任务的要求时才能进入下步操作,直至完成整个操作任务。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八页。
图:微机五防系统结构图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八页。
图:五防系统现场操作流程图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八页。
图:RCS-9221A电气回路锁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八页。
图:电气回路锁接线图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八页。
图:五防锁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八页。
5、逻辑闭锁
逻辑闭锁系统是通过设备 I/O 测控单元对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闸刀等设备的位置辅助接点进行采样,并通过A/D变换转换为数字量并进行逻辑判断, 实现对现场一次设备的防误闭锁。它包括单元测控装置的逻辑闭锁以及站控监控系统的后台机逻辑闭锁,后者通过后台监控软件对前者上传的设备位置的遥信量(数字量)进行再次逻辑判断,得出“允许”或“禁止”两个结论。两者上下级串联,从而实现在监控系统对现场一次设备远控操作(即站内 SCADA控制)的两级逻辑防误闭锁
第三十页,共四十八页。
图:逻辑防误系统流程图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八页。
图:逻辑闭锁图实例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八页。
三、电气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加强电气运行操作及相关设备管理,杜绝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二)、 防止电气误操作是指:
1、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
2、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负荷开关、接触器。
3、防止接地开关处于闭合位置时分、合断路器、负荷开关。
4、防止在带电时误合接地开关。)
5、防止误入带电室。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八页。
第二章 工作职责
(一)厂长(或总经理)是本单位防止电气误操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二)主管生产的副职是本单位防止电气误操作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健全和完善本单位防止电气误操作管理责任制、防误闭锁装置维护管理制度,组织实施“两票三制”的标准化作业、组织开展专项反事故活动;
(三)总工程师是本单位防止电气误操作工作的技术管理责任人;负责健全和完善防止电气误操作技术措施,改进防误闭锁设施,对《运行规程》的正确性负责,加强人员培训,加强运行方式管理,审批特殊的运行方式;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八页。
(四)安全监察人员负责单位电气防误工作,监督检查本单位防止电气误操作管理责任制的落实;监督“两票三制”标准化作业的实施;及时发现本单位防止电气误操作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考核、改进意见,监督有关部门限期整改;
(五) 运行管理部门是本单位防止电气误操作运行技术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防止电气误操作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对运行规程和标准操作票的正确执行负责,做好非正常运行方式及操作的危险点分析,加强人员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严格管理;
(六) 设备管理部门是电气防误操作工作的设备技术管理部门,负责防误闭锁装置的检修、维护管理,建立防误闭锁装置台帐,解决防误闭锁装置发生的缺陷
电气防误闭锁学习演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