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维护管理
【摘 要】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猛,国内各大城市陆续建设城市地铁,地铁已经是一些大中型城市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随之而来的,是对轨道交通的安全、高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监控系统应运而生,它既是一个系统维护人员。其中控制中心的调度员和管理人员完成中央级的监控和调度指挥,分为:中心行车调度、中心环境(防灾)调度、中心电力调度、中心总调度、中心维修调度;车站、车辆段的值班员和值班站长负责站级的监控和调度指挥;车辆段的维护人员完成综合监控系统设备、集成系统设备和部分监控对象的维护。系统的运营模式划分为调度管理模式和维修管理模式。城市轨道交通监控和调度指挥采用中央级监控和站级监控两级制模式。综合监控系统的调度管理模式应与轨道交通的监控调度模式相匹配,采用两级制监控调度管理模式。中央级系统监管全线范围内的各类监控对象,在一般情况下,由控制中心对全线进行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站级监管本站(车辆段)所辖范围内的各类监控对象,在车站(车辆段)设值班人员负责对本站(车辆段)所辖范围的统一管理。综合监控维修管理的具体运作模式为:中央设置维修调度,维修调度根据系统设备故障信息的严重程度,安排维修车间的各种临时抢修计划;车辆段设置维修基地,维修基地内按专业分设各类维修车间并配置有值班工作站,負责对本专业(系统)的设备状态进行监视、发现故障后可采用故障诊断工具确定具体的故障位置,然后派维修人员前往现场进行维修作业。在若干车站设置维修工区,以便维修人员进行现场巡查及存放检修工具。
5综合监控系统下地铁设备维护管理要求
综合监控系统主要职能为设备监视与控制,如遥信、遥测数据接收,遥控、遥调与顺控,模式控制与联动等,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但是对于设备维护管理成效甚微。为此,需要将设备故障分类、保修、处理和原因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安排至综合监控系统中,有效解决地铁运行中设备操作、扩展等问题。首先,设备安全问题。地铁的安全运行涉及多种硬件与软件的协作,若综合监控系统出现运行故障,则地铁运营整体会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出现系统瘫痪、操作失控。对此,可通过建立安全通道、启动火灾报警系统等实现系统维护功能。其次,操作问题。综合监控系统内部设备数量较大,连接十分复杂,而综合监控系统专业性较强,智能化特征显著,需对系统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监控,保证系统状态正常,也可在短时间内确定故障发生位置和影响范围,以降低故障率,减少经济损失。然后,扩展问题。随着现代社会运输形式的日益丰富和不断变化,地铁功能与乘客数量也有所改变,所以需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具备扩展性功能,在已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软件、硬件扩展,如服务器等。
6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维护管理方法
综合监控系统是管控设备运行的重要操作平台,为保证维护管理的实效性,应将设备运行监控与设备管理平台分离,建立框架。
、硬件分界点
为解决设备监控与维修管理矛盾,需明确综合监控与各子系统间的软、硬件分界点。对于子系统来说,需建立独立的监视调试平台。因综合监控与各子系统的运行功能、使用方法、使用周期与维护管理需求等均有所差异,所以综合监控与各子系统应当明确软、硬件的分界点,子系统内设置专用的监控与调试平台,而各子系统的监视调试平台为设备维护管理部门提供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维护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