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三)对于职工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应及时解决答复,不能处理的要及时报上一级组织解决答复。
第八条 班组指标管理
(一)班组要制定全面完整、适合班组自身的全员绩效指标考核评价体系。
价
第十七条 党政工作科负责每年在全单位范围内组织一次班组长考核评价。
(一)班组长考核评价分为班组成员民主测评、作业区考评小组评价、班组建设检查评价及指标完成情况评价四部分。
(二)班组成员民主测评参评率需达80%以上,测评结果占总评价结果的25%,由党政工作科负责评价表的打印发放、评价监督、结果统计。
(三)作业区考评小组评价参评率需达80%以上,评价结果占总评价结果的35%,评价小组主要由作业区管理技术人员构成,完成对其管辖内所有班组长的评价。
(四)班组建设检查评价结果占总评价结果的20%,成绩参照年度内班组检查评价的成绩。
(五)指标完成情况评价占总评价结果的20%,由作业区管理技术人员按评价表完成其管辖内所有班组长的评价,党政工作科负责落实指标完成的真实性。
第十八条 班组长考核评价总成绩≥90分为优秀,89~80分为良好,79~
70分为合格,<70分为不合格。
第十九条 考核结果作为班组长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
(一)被评定为年度优秀的(排名在前20%以内)班组长年底进行表彰奖励。对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优秀的班组长,可作为评选先进及竞聘上一级岗位的优先推荐依据。
(二)被评定为不合格班组长的,应按管理权限和有关程序 及时撤免班组长职务,所空职位从后备班组长中选拔。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班组长为不合格班组长:
;
、设备、质量等事故的;
、治安、违纪案件的;
(排名在后 10%以内)的;
;
、拉帮结伙影响工作的;
,考核、评比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造成不良影响的;
70 分的;
70 分的。
第五章 班组管理
第二十条 各单位按照“精简高效、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自行设置和管理班组。班的人数以10~30人为宜,组的人数一般在5人左右。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由主要负责人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班组建设组织网络,明确本单位负责班组建设的管理部门和专(兼)职负责人,制定本单位班组建设相关规定(含检查评价标准)。
第二十二条 作业区作业长和党支部书记均是班组建设的基层责任人,在组织各班组安全文明、优质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基础上,要经常在班组中开展遵章守纪、敬业爱岗和企业精神教育,积极支持、精心指导班组建设工作,推进班组达标升级,不断提高班组的执行力、创新力和凝聚力。
第二十三条 班长津贴根据班组配置人数进行分类,班员人数发生变化可根据情况调整。一类10人以下200元/月;二类10—15人250元/月;三类16—19人300元/月;四类20人—30人元/月;五类30人以上500元/月。
第二十四条 班组会议规范
(一)班组例行召开每天一次的班前班后会,每周一次的班务会、安全活动,每月一次的民主生活会。班务会召开时间为每周一15:30,会议时间30分钟;安全活动召开时间为每周一16:00,会议时间60分钟;民主生活会召开时间为每月20日前
的任意周一15:30,会议时间30分钟(召开民主生活的周一,班务会时间为16:00——16:30;安全活动时间为16:30——17:00)。
(二)各类会议要求会议组织者提前做好会议材料准备工作,要注重会议质量和确保会议取得实效。
第二十五条 班组挂靠落实
管理技术人员挂靠班组严格执行《关于管理技术人员挂靠班组的安排意见》。
第二十六条 班组岗位变动
(一)班组岗位人员需设置合理,职责明确,分工清晰。
(二)班组及岗位人员发生变动时,需在每月5日前上报班组“班组变动月报表”,如未按时上报,造成的津贴损失需责任单位进行承担,同时对责任单位提出考核。
(三)未经党政工作科批准、备案,不得擅自对班组进行分班、分组管理(试运行),不得随意更换班组长、后备班长。
第六章 班组建设检查评价
第二十七条 班组建设检查评价
(一)班组建设检查评价分级、作业区进行。
(二)单位每季度依据本单位班组建设相关规定(检查评价标准)对管辖班组进行检查评价,季度末月25日前向党政工作科上报评价结果(电子版及纸质评价材料)。
(三)每半年由班组建设的部门或领导带队组成验收小组,依据本办法对各作业区、班组的班组
班组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