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教研课评课报告
评课者:高田镇民族学校 梁有弟
2011年10月20日高田民族学校八年级研讨课
执教者:徐海英 课型:新授课 内容:等《等腰三角形》教研课评课报告
评课者:高田镇民族学校 梁有弟
2011年10月20日高田民族学校八年级研讨课
执教者:徐海英 课型:新授课 内容: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具有一般三角形所具有的性质之外,还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因此它比一般三角形的应用更广泛。
亮点:本节课中,性质的引入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合作学习,课堂上,学生充分猜想、验证,用实验方法得出各种不同的结论,借助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充分展开,在课堂上通过讨论,点评了两种方法,其余给学生课后验证,拓展了课堂的空间。从“折叠等腰三角形”这一实践中,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各种性质(现象),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对知识的探究也深入了,印象也比较深刻,明显比教师讲解有更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师有深厚的学科功底,对教材的理解非常深刻,是在“用课本教”而不是在“教课本”。
其次,本节课的容量非常大,教师对知识的运用和引申也非常熟练,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能够及时进行解释。同时,对学生没想到的方法,也能进行补充。如“性质定理1”的证明中,三种添线法讲解比较详细。三线合一的应用用几何语言描述到位。
第三,老师对例题的变形处理,“特殊→一般”的数学思想,数学知识和生活实例的联系等方面的教学安排,值得借鉴。
不足之处:
老师讲得多,学生参与方面少。
重
等腰三角形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