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的岩土工程勘察
1 现场勘察
工程地质条件该处滑坡区域位于武夷山隆起带东侧地区,构造形
成较复杂,主要受政和-大埔深断裂带影响,现场调查发现滑坡区域
存在三条次一级构造,其中一条次一级构造对本滑坡场区的影响较大,
由XX隧道东滑坡的岩土工程勘察
1 现场勘察
工程地质条件该处滑坡区域位于武夷山隆起带东侧地区,构造形
成较复杂,主要受政和-大埔深断裂带影响,现场调查发现滑坡区域
存在三条次一级构造,其中一条次一级构造对本滑坡场区的影响较大,
由XX隧道东侧延伸至滑坡场区中部,长度〉500ml宽度>33 岩石
硅化破碎,硅化脉中生长石英晶簇,断裂带及旁侧岩石具硅化、片理
化、糜棱岩化、炭化,控制本场区的风化层厚度。
地震及地震效应参阅福建地震地质工程勘察院出版的关于该地的
地震报告,本场地基本烈度为 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 05g,中 硬场地土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 0. 40s,沿线构造带不存在地 震断层位错效应,故地震及地震效应并非致滑坡的主因,且不会对今
后滑坡造成显著影响。
地层及工程地质层组划分据现场地质测绘及钻探资料,该地层由
上而下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坡残积层,下伏基岩为震旦系龙北溪
组云母石英片岩及其风化层。主要为素填土、淤泥质粘土、坡残积粘
性土、全〜强风化石英云母片岩、中〜微风化石英云母片岩。
水文地质概况
. 1 地表水与地下水场区地表水系较不发育,主要为山间沟谷发育
的一条短小水系,勘察期间流速约1〜2m/s,水面宽度仅为1〜2nl附
近较大的水库、较大的水系均离本场区较远。地下水有第四系冲洪积
孔隙水、基岩风化层孔隙裂隙水、基岩构造裂隙水三大类型地下水,
基岩风化层孔隙裂隙水为地表水补给,垂直径流速度较大,变化性强,
是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地下水系。
. 2水文地质条件根据目前钻孔资料,坡体上的地下水位多稳定在
16〜21ml滑坡体内地下水位稳定在3〜9ml而工程开挖处坡脚的地下 水位稳定在1. 5〜2. 5nl场区内可见一废弃井,涌水量约 2L/s,水 温约18〜22C,为下降泉;有2
处有地表汇水经开挖断面流出,涌水量 0. 5〜0. 8L/s,水温约为23〜25C,还有1处地下水经开挖坡面新出 现的长约100m裂缝中流出,涌水量约0. 5L/s。涌水均顺坡而下,呈 冲沟状排泄,低缓台地和山间沟谷赋存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水,高速公
路坡地开挖后,破坏了原有的迳流和排泄条件,现象是地下水多从开
挖坡面的裂隙面涌出,后缘坡体的地下水位变深。
. 3水质的腐蚀性共取地表水、地下水共2组样品,试验分析为地
表水、地下水的水质对弱透水层中的砼具弱腐蚀性 ( 场地岩土层均为弱 透水层 ) ,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监测资料分析
根据现场钻孔结合监测孔位移资料分析,现阶段变形异常位置多位于
全〜砂土状强风化层内,与勘察所揭示的滑动面保持近一致;本次勘察
钻孔地下水稳定水位在滑动面之上,设置监测位移孔后水位均有不同
程度的浮升,证实了由于坡体滑动后,使得地下排水不畅,从而进一 步加速滑坡体的蠕滑变形。
滑坡的变形成因分析及预测
据以上研究,滑坡的变形成因可能为: (1) 南北向区域断裂川石-汲
溪折断带的存在,风化层厚度大,土体
滑坡的岩土工程勘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