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章总论 项目概要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①项目单位名称:兴和县店子镇蔬菜协会②所有制形式:集体组织农户自建 项目建设内容①项目名称:内蒙古自治区 2008 年乌兰察布市兴和县 38 亩蔬菜设施栽培扩建项目②建设性质:扩建③建设地点:兴和县店子镇的芦家营、二道营、西湾子④建设规模及内容建全钢架无立柱厚墙体后屋顶下卧式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 76 座,每座 亩,共 38亩。涉及农户 76户,每户 1座。 项目建设方案①技术来源及先进性全钢架无立柱厚墙体后屋顶下卧式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是我市多种经营工作站根据我市气候条件多年来逐步完善设计的一种可进行全年生产的成功模式。在我市各县已全面推开,加盖保温设备在室外温度-30 ℃的情况下,温室内温度可达到 8-10 ℃,可以保证蔬菜安全过冬,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先进性。②进度安排 2008 年3月 10日--15 日选择地片规划.. .. 4月1日--5 月 30日完成项目建设 6月1日开始投入生产③市场营销及组织管理方案温室生产主要采用定单种植,产品由订单方统一收购、销售, 也可以通过兴和县“北兴”蔬菜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组织管理由县蔬菜产业化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农业局科技特派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 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①投资概算项目共需投资 261 万元,全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建日光温室 76 座投资 231 万元(包括 3 万元的灌溉设施建设费) ,占总投资的 % ,用于科技投资 13万元。用于公益设施投资 16万元。用于项目可行性研究 1万元。资金来源:申请财政资金 168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120 万元,包括有偿资金 90 万元,无偿资金 30 万元。自治区财政资金 38 万元(全部有偿) ,市、县两级财政资金各 5 万元(全部有偿), 群众自筹 93万元,户均 12236 元,共计 261 万元。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达产后,单棚年产各类蔬菜 吨,总产 494 吨,按每吨销售价格 1400 元计算总收入 万元,近年来随着蔬菜生产的快速发展,市场行情一路看好,露地蔬菜亩收入均在 1000 元左右,温室由于周年生产,因种植品种不同,年产 2-4 茬,且由于新品种、.. .. 新技术的不断引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亩收入 12000 元左右,亩利润为 10000 元。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①《 2007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②《农业项目经济评价手册》③《兴和县蔬菜基地建设总体规划》④《兴和县 2008 年蔬菜基地扩建项目》建议书⑤兴和县人民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⑥有机蔬菜市场需求情况调查资料及农业技术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⑦建材和劳动力市场价格。 综合评价本项目的建设可有效扩大兴和县蔬菜生产规模,增加有机蔬菜的市场供应量,满足市场的需求,合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产效率,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首先,本项目在兴和县店子镇实施,使兴和县蔬菜生产基地由北向南扩展,体现了项目规划布局的合理性。第二、生产技术先进。利用日光温室改变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聘请专家教授进行培训指导,可为项目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第三、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各类蔬菜, 494 吨,年销售收入 万元,年利润 35万元,每座温室的年纯收入 4605 元。.. .. 另外,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对生态环境无负面影响,抗风险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投资条件,所以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议上级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和机构,组织人力,对项目进行评估论证和审批, 使项目早日付诸实施。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项目建设背景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不断深入,和“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兴和县对“三农”工作十分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出台一系列的优惠补贴政策,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把利用设施来生产反季节、差时令的有机蔬菜作为发展蔬菜生产的重中之重,到 2007 年末,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 6万多亩,其中利用大棚面积 1075 亩。从 2002 年开始,兴和县就确立了蔬菜产业化生产项目,并以此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兴和县狠抓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 2002 年在团结乡建起了占地面积 278 亩的“北兴”蔬菜批发市场,在市场内建有 3520 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和 4座 1000 吨的恒温贮藏库,成为兴和县蔬菜产品的集散地和龙头企业。在此基础上兴和县被自治区确立为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县,
2008年兴和县日光温室可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