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的观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破伤风的观察护理措施。方法护理措施包括:控制痉挛,TAT的应用,鼻饲,正确处理窒息。结果采用这些护理措施后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对破伤风的病人的观察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
【.1g、冬眠灵75mg肌注,每4小时一次、6小时一次、8小时一次或12小时一次交替注射。病员入院时病情轻者,可每4小时或6小时交替注射。若痉挛频繁可酌给10%水合氯醛15-20ml鼻饲或20-30ml加等量生理盐水灌肠,病情好转后改为每8小时或12小时交替注射,也可改为口服。按上述方法用药,多能控制痉挛,未发生镇静剂的蓄积作用和呼吸抑制。但新生儿破伤风按剂量用上述药肌注则无效。2003年8月前我院收治的破伤风病儿都因之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致死亡。2003年8月后收治
23例新生儿破伤风,乃将镇静剂改为口服,每日冬眠灵25mg、,另加维生素B1、维生素C等药磨细分成6包,首次喂1包,患儿均能安静入睡,以后不定时给药,凡观察到新生儿有轻微抽动时就从胃管喂药1包,这样灵活用药避免了新生儿窒息、肌肉过度松弛及呼吸循环衰竭。23例新生儿治愈22例,死亡1例(入院时患有新生儿肺炎)。目前治疗破伤风首选制痉药物是安定。
病员应住单间病室,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热、震动和饮水、进食及蚊蝇干扰。室内应用黑色或暗色窗帘避光,温度适宜并有防蝇防蚊设备,说话、走路、关门要轻。治疗护理应在镇静剂用后半小时进行,操作应轻。进食应注意量、温度和速度,一次量多可引起呕吐,量少则病员感饥饿不安。食物温度适当,一般以食物滴在手臂上不觉烫为宜。
病员常因镇静剂作用和胃管刺激引起喉头痰液分泌增多而致痉挛。采取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痰多时吸痰,痉挛频繁者应行气管切开术。
,避免并发症
常用青霉素80~1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4~6小时一次或大剂量静脉滴注,,用7~10天,若合并有混合感染,则相应选用抗菌药物。伤口应作敞开、引流处理,坏死组织应予切除。伤口换下的敷料应焚烧,用过的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感染。
在护理上应尽力避免褥疮、口腔炎、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注意消毒隔离,禁止探视者入病室。
2TAT的应用
过去认为破伤风死亡原因是外毒素引起的毒血症,因而治疗破伤风用大剂量TAT。2003年前,我院治疗成人患者剂量均在20万单位左右,首次10万单位加入5%葡萄液500ml静滴,以后5万单位维持2~4次;新生儿总量约10万单位,首剂3~5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200ml静滴,以后2~4万单位2~3次,但新生儿无1例治愈。2003年8月以后,乃采用小剂量、维持量治疗,2008年9月收治36例(成人11例,幼儿2例,新生儿23例)。23例新生儿破伤风应用TAT首剂1~2万单位加入5%葡萄200ml静滴,1500单位脐周封闭,以后500单位每天一次肌注,其中22例治愈,1例死亡(原有肺炎)。TAT仅能综合游离的外毒素,对已与组织蛋白及神经结合的毒素无效,大剂量TAT可引起血清病,故以小剂量、维持量应用TAT效果为好。
3鼻饲
轻病员清醒可以自己进食,不必安放胃管。重病员进食常致痉挛,需插胃管进流汁(高蛋白质、高维
破伤风的观察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