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导那么(征求
23
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导那么
〔征求意见稿〕
1
目mm的系统中也有很好的阻火传播作用;另一方面从施工角度讲,过高的高度会增加施工处理难度,增加防火隔离带和其与主体部位保温材料连接处开裂的风险;故本?导那么?把防火隔离带高度的下限定为200mm。
,应采用不燃材料。
,施工前还应采用与施工方案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制做防火隔离带样板件。
[解读]:在外保温系统中设置防火隔离带对提高可燃保温材料外保温系统的整体防火性能至关重要,其技术和工艺要求与大面积保温工程有很大差异,在编制施工方案和正式施工前制做样板件时不能遗漏。
3
,在现场安装。
[解读]:对防火隔离带的性能和安装要求很高,截面很小,而制做隔离带的不燃保温材料往往强度较低。为了保证隔离带质量稳定可靠、减少破损、安装便捷、节省施工工时,宜采用工厂预制的构件,在现场安装。
技术要求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试验?〔即窗口火试验〕,证明能使对应的外保温系统具有阻火传播性。
[解读]:防火隔离带的有效性有一定适用范围:对应的外保温系统〔如粘贴保温板薄抹灰系统〕;保温板种类和厚度上限;隔离带材料、尺寸和间距。在此适用范围内,不必重复做窗口火检验;超出适用范围的,应另做窗口火检验。
经可燃保温材料外保温系统窗口火试验,其结果说明:没有防火隔离带的外保温系统不具有阻火传播性;每两层设置一道200mm高岩棉隔离带的外保温系统具有阻火传播性,即使EPS厚度达200mm时也同样有效。
,检验方法见本?导那么?附录A,。
带防火隔离带外保温系统耐候性要求
检验工程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4
外观质量
无可渗水裂缝,无粉化、空鼓、剥落现象
JGJ 144-
拉伸粘结强度〔kPa〕
隔离带部位 ≥40
抗冲击性
隔离带部位 3J级合格
[解读]:本试验方法根本采用JGJ 144-2022附录A-,在试验墙制做时加进了防火隔离带做法,耐候性循环后增加了隔离带部位的检测。如隔离带材料改变,应另做耐候性检验。
,其允许尺寸偏差:长±5mm,宽±2mm,厚±。
[解读]:工厂预制的防火隔离带制品,利于原材料的采购与产品的质量控制,也可以减少现场操作的难度,为给现场施工的后续工序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提出此要求。
防火隔离带所用保温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表4-4要求。
表4-4 防火隔离带所用保温材料的性能要求
检验工程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燃烧性能
A级
GB 8624-1997
熔点,℃
≥1000
附录B
导热系数,W/()
不超过墙体保温材料导热系数
2倍
GB/T 10294-2022
压缩强度,kPa
≥10
GB/T 13480[1]
5
吸水率,%〔v/v〕
≤5
GB/T 16401-1996
尺寸稳定性,%
≤1
GB/T 8811[2]
[1] 试样尺寸〔200±1〕mm×〔200±1〕mm,厚度为样品原厚,试样数量5块。
[2] 试验条件:温度〔70±2〕℃,时间48h,试样尺寸〔200±1〕mm×〔200±1〕mm,厚度为样品原厚,试样数量3块。
[解读]:防火隔离带要在发生火灾时承当起阻止火焰沿外墙面传播的功能,同时它又是外保温系统的组成局部,还要满足外保温系统的其它性能要求。因此,对隔离带及其组成材料的具体要求是:阻火传播,保温有效,联结平安,防水透气,使用耐久。
“阻火传播〞要求隔离带材料自身不燃,在火灾温度下根本保持体积稳定。“熔点〞检验工程的试验方法引自DIN 4102-17?建筑材料及构件的防火性能 矿物纤维绝热材料熔点试验方法?。试样放加热炉中在90min内加热到1000℃,测定加温前后厚度变化率,厚度减小率不超过50%判定为合格。根据窗口火试验的隔离带部位受火温度记录,把熔点检验合格指标定为不低于1000℃。
经对一些保温材料的熔点进行检测,结果说明:岩棉板、岩棉条、无机保温浆料和泡沫玻璃能符合要求;矿渣棉、玻
最新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导则(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