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总体规划修编构思
1
目 录
第一部分、规划修编相关要素分析 2
一、原规划剖析 2
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背景分析 4
三、发展条件分析 6
四、发展策略及对策分析 9
第二部份、县域村镇体系规线将
南部县总体规划修编构思
6
进行重新组合和构建:由原来沿达成铁路的东西向主轴演变为沿兰渝高速(铁路)及沿达成铁路的“十字”型发展主轴,且沿兰渝高速(铁路)的发展主轴将更为重要和突出,该主轴从南部县域南北通过,并途经县城西侧。南部、阆中、仪陇以各自的优势形成了南充北部“金三角”,南部以其工业的强劲力和特色生态旅游在该“金三角”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阆中(古城游)、仪陇(天然气资源)形成了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这将导致南部县城产业布局及县城空间布局结构形态发展重大变化,因此,需对县域生产力布局及县城定性,规模及空间布局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考.
4、南部县城人口及用地增长速度已明显超过原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尤其随着行政中心西移等变化因素,县城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及县域的城镇等级结构、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都有待优化完善。
5、在“工业强省、工业强县”及工业向园区集中的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借沿海地区加工业逐步向内地转移的机会,南部不失时机地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内部企业结构调整升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河西工业集中区和河东科技工业园区初具规模,不仅使县城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
三、发展条件分析
(一)优势条件分析
1、区位优势
(1)宏观区位优势:南部地处成渝经济圈、:成都—遂宁—南充-重庆发展轴(成渝北线);成都—资阳-内江
南部县总体规划修编构思
6
—重庆发展轴(成渝南线).南部位于成渝北线上,随着成渝中部地区的崛起南部将成为成渝城镇群北部区域的重要极核。
(2)中观区位优势:南部地处嘉陵江生态旅游发展轴及即将形成的南充市南北向产业发展轴线上,,兰渝高速沿线为产业发展轴,嘉陵江沿岸为旅游发展轴,两轴线共同构成南充综合发展轴,南部处于该轴线北部,中观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3)交通优势:兰渝铁路在南部建有客、货运站,兰渝高速,南巴高速在南充“T”字交叉,兰渝高速及兰渝铁路将使南部起到一定区域内的交通枢纽作用。
2、政策优势
(1)国家宏观产业政策调整:沿海发达地区加工工业逐步向内地转移,有利于南部工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点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
(2)西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南巴高速、兰渝高速公路和兰渝铁路的建成,有利于南部对外联系的改善,消除县域东南部发展瓶颈,强化南部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3)四川扩权强县政策:南部是四川省27个扩权强县之一,享有经济管理相对独立的权限等政策,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率,为其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自主权。
3、周边区域比较优势
(1)仪陇:天然气资源、旅游资源、资金、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但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缺乏,不利于工业的规模发展。
(2)阆中:旅游资源好、经济基础好;但是交通不如南部方便,且古城保护也将限制工业的发展.
(3)西充:交通便利,但水资源缺乏,不利于工业规模发展.
南部县总体规划修编构思
7
(4)南部:具有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用地条件好、水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且位于南充——阆中古城游、川东将帅故里及红色旅游、嘉陵江生态游三条旅游线上,突出错位发展和区域协调的发展思路,其区域职能应突出第二产业和旅游业。
4、资源优势
(1)经济优势:近几年内,全县GDP总值位居全市第二,增长速度第一,经济发展保持强劲势头.
(2)原材料优势:境内农产品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县城形成了以纺织、食品、酿造为主的工业体系。
(3)生态资源优势:南部县是全国绿化文化先进县,县域生态环境好,绿化覆盖率高;尤以升钟水库、红岩子风景区、嘉陵江流域、西河流域最为突出,为构建以“生态”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不利条件
1、产业层次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民营经济经营型多,生产型少,粗放型多,缺乏核心企业;民营企业普遍产品老化、单一,适应市场能力差,专业化、协作化水平不高,经营传统产业多,高新技术产业少,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
2、南部县人口众多,给县域经济发展增加了巨大压力,土地后备资源极为有限,这种人地矛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阻力。
3、县域科技力量薄弱,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加之发展资金严重短缺,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增长机制尚未形
南部县总规划--精选文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