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四圣心源-卷七.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
大指,太阴脾土之湿,乃左右偏枯之原也。
  土湿则肾水必寒,其中亦有湿郁而生热者,然热在上而不在下,热在肝胆而不在脾肾,而肝胆之燥热,究不及脾肾寒湿者之多,总宜温燥水土,以达肝木之郁。风袭于表,郁其肝木,木郁风生,耗伤津血,故病挛缩,木达风息,血复筋柔,则挛缩自伸。其血枯筋燥,未尝不宜阿胶、首乌之类,要当适可而止,过用则滋湿而败脾阳,不可不慎。
  风家肢节拳缩,莫妙于熨法。右半偏枯者,用黄芪、茯苓、生姜、附子,左半偏枯者,用首乌、茯苓、桂枝、附子,研末布包,热熨病处关节,药气透彻,则寒湿消散,筋脉和柔,拳曲自松。药用布巾缚住,外以火炉温之,三四次后,气味稍减,另易新者。久而经络温畅,发出臭汗一身,气息非常,胶黏如饴,则肢体活软,屈伸如意矣。
  其神迷不清者,胃土之逆也,其舌强不语者,脾土之陷也。以胃土上逆,浊气郁蒸,化生痰涎,心窍迷塞,故昏聩不知人事,脾土下陷,筋脉紧急,牵引舌本,短缩不舒,故蹇涩不能言语,此总由湿气之盛也。仲景《金匮》: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者,风邪外袭,郁其藏腑之气,非风邪之内入于藏腑也。一切羌独艽防驱风之法,皆庸工之妄作,切不可服!惟经脏病轻,但是鼻口偏斜,可以解表,用茯苓、桂枝、甘草、生姜、浮萍,略取微汗,偏斜即止。
  其大便结燥,原于风动血耗,而风动之由,则因土湿而木郁,法宜阿胶、苁蓉,清风润燥,以滑大肠。结甚者,重用苁蓉,滋其枯槁。龟板、地黄、天冬之类,滋湿伐阳,慎不可用,中气一败,则大事去矣。庸工至用大黄,可恨之极!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其痰涎胶塞,迷惑不清者,用葶苈散下之,痰去则神清。
  【翻译】中风的病证,起因于土湿,土湿的缘故,本原于水寒。寒水克制土,土败不能畅通气于四肢,一旦被七情内伤,八方的风外袭,则发病中风。
  肝藏血而左升,肺藏气而右降,气分偏虚,而发病于身体右侧,血分偏虚,而发病于左侧。随着所虚而病状枯槁,所以叫偏枯。左半偏枯,对应的病在足大指,足厥阴肝经行于足大指。如果手大指也发病卷曲,则是血中的气滞积。右半偏枯,对应的病在手大指,手太阴肺经行于手大指。如果足大指也卷曲,则是气中的血枯。探究身体左右偏枯,足大指没有不发病的,因为足太阴脾经过足大指,太阴脾土的湿,才是左右偏枯的根原。
  土湿则肾水必寒,其中也有湿郁而生热的,然而热在上而不在下,热在肝胆而不在脾肾,而肝胆的燥热,终究不如脾肾寒湿的多,总是适宜用药温燥水土,以通达肝木的郁积。风袭于体表,肝木郁积,木郁风生,耗伤津血,所以发病痉挛,木通达风止息,血液循环恢复筋也柔软,则卷缩自然伸开。病人血枯筋燥,未尝不宜使用阿胶、首乌之类,应当适可而止,过量的用则滋湿而败脾阳,不可不慎。
  风病肢节卷缩,没有妙过熨法的。右半身偏枯的,用黄芪、茯苓、生姜、附子,左半身偏枯的,用首乌、茯苓、桂枝、附子,研末布包,热熨病处关节,药气透彻,则寒湿消散,筋脉和柔,卷缩自然松开。药用布巾包住,外以火炉加温,三四次后,气味稍减,另换新药。时间长了经络温畅,发出臭汗一身,气息非常,胶粘如同饴糖,便肢体活软,屈伸如意了。
  病人神迷不清的,胃土的上逆,舌硬不能说话的,是脾土的下陷。因为胃土上逆,浊气郁蒸,化生痰涎,心窍迷塞,所以眼花耳聋不知人事,脾土下陷,筋脉紧急,牵引舌本(风府穴),缩短不伸展,所以艰涩不顺不能言语,这总是因为湿气的旺盛。仲景《金匮》说:邪气进入到腑,就不认识人,邪气进入到脏,舌就难说话,风邪外袭,郁积脏、腑的气,不是风邪从内进入到藏腑。一切羌活、独活、秦艽、防风等驱风的方法,都是庸医的任意胡为,切不可服用!惟有经脏病轻,只是鼻口偏斜,可以解表,用茯苓、桂枝、甘草、生姜、浮萍,略发微汗,偏斜即止。
  病人大便结块干燥,本原于风动血耗,而风动的原由,则是因土湿而木郁,治疗方法宜用阿胶、苁蓉,清风润燥,以润滑大肠。结块严重的,重用苁蓉,滋润其枯槁。龟板、地黄、天冬之类,滋湿伐阳,慎重不可用,中气一败,则大事去了。庸医大量的用大黄,可恨之极!
  病人痰涎胶塞,迷惑不清的,用葶苈散下之,痰去则神清。
  [原文]葶苈散
  葶苈三钱 白芥子三钱 甘遂一钱
  研细,每服五分。
  宿痰即从便下。
  【翻译】葶苈散
  葶苈11克 白芥子11克 甘遂4克
  研细,每次服2

四圣心源-卷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临近再说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22-05-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