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及其伪品鉴别
更新日期:2010-12-21 点击: 唐海燕 彭金梁
提要 对菟丝子及其3种伪品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比较鉴别
关键词 菟丝子; 伪品; 鉴别
菟丝子来源于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
菟丝子及其伪品鉴别
更新日期:2010-12-21 点击: 唐海燕 彭金梁
提要 对菟丝子及其3种伪品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比较鉴别
关键词 菟丝子; 伪品; 鉴别
菟丝子来源于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最近我所在抽检中发现3种菟丝子伪品。经检定一种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一种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另一种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本文对它们进行了性状、显微特征比较鉴别,现报告如下。
1 性状特征比较
见表1。
表1 菟丝子与其3种伪品的性状比较
品 名 形 状 表 面 质地 加热煮沸至
种皮破裂
菟丝子 球形或卵圆形,直径1~ mm,一端略呈喙状突出偏向1侧,微凹处有浅色圆点,中央有条形的种脐 淡褐色或灰黄色,略粗糙,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表面有密细小点。开水浸泡,有粘性 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 露出黄白色细长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莱菔子 类卵圆形或椭圆形,稍扁,~4 mm,宽2~3 mm,一端有深棕色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 黄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在放大镜下观察有细密网纹。开水浸泡无粘性 种皮薄而脆,易压碎 无吐丝
白芥子 球形,~ mm,一端具明显的点状种脐 表面灰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在放大镜下观察有细微网纹。开水浸泡无粘性 种皮薄而脆,易压碎 无吐丝
紫苏子 ~2 mm。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 灰棕色或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开水浸泡无粘性 果皮薄而脆,易压碎 无吐丝
2 横切面显微特征比较
菟丝子:种皮最外层为1列大形类方形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木化细胞外壁中央凹下,角隅处呈角状突起,栅状细胞狭长二列,外列细胞略短,壁木化,内列细胞较长,壁非木化,外侧近交界处有光辉带;其下为颓废的薄壁细胞。胚乳细胞壁厚,内含糊粉粒。(图1-A)。
白芥子:种皮最外层为1列切向延长的表皮细胞;其外壁向外特化成粘液层;下皮细胞为1~2列大小约相等的薄壁细胞;栅状细胞为1列厚壁细胞,其内壁和侧壁的基部1/2处增厚,外壁菲薄;紧靠栅状细胞层为色素层。内胚乳为1例长方形的细胞,内含糊粉粒,其下方为颓废细胞层。子叶和胚根细胞中均含糊粉粒和油滴。(图1-B)。
莱菔子
最外为1层近方形的表皮细胞,下皮为1层薄壁性的半月形巨细胞;内方为1例栅状细胞层,其侧壁和内壁增厚,木化,呈红棕色;紧靠栅状细胞层为颓废的色素层;色素层下方为1列长方形,扁平的内胚乳细胞,内含糊粉粒。子叶及胚根细胞中均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图1-C)。
紫苏子:最外为外果皮复角质层。中果皮为2~3列薄壁细胞,有维管束散在,其内
菟丝子及其伪品鉴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